導語:在我國一些節日或者節氣裡,許多地區的人們是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餃子是有着豐富的寓意的。那麼,大家清楚立冬還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立冬節氣還是冬至節氣吃餃子不凍耳朵?一起來看看。
立冬還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立冬吃餃子不凍耳朵,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在京津一帶,人們有立冬吃水餃的習俗,有民俗專家認為,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是“交子之時”,所以這時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說法二:冬至吃餃子,始于張仲景,諺語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餃子是北方地區的傳統食物,一年中尤其愛在冬季包餃子,冬天裡一家人圍在一起擀餃子皮、包餃子,氣氛十分的溫馨,所以,在東北地區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立冬的風俗有哪些
立冬的風俗有很多,比如賀冬、冬泳、立冬食補、吃餃子、蔬菜農事等。
1、民間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谒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谒。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2、立冬遊泳
現在有些地方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黑龍江哈爾濱、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漢等地立冬之日,冬泳愛好者們就曾用冬泳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冬泳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是冬季人們喜愛的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
3、立冬食補
立冬後,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4、北方餃子
在我國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複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5、蔬菜農事
立冬後要及時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時,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氣溫高時可在背風口揭膜通氣,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華北及黃淮地區一定要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緊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以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境,防止“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生。
跟大家聊一下哈,立冬多吃蔬菜。這個季節,水果,蔬菜較少,人體會缺乏維生素較多,所以會引發一些疾病,這個時候應該多點補充薯類,比如馬鈴薯,紅薯那些,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内熱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