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地震發生時的危害是多麼強大,會給建築物帶來倒塌的危險,還會導緻人員傷亡。海地是一個常常發生的地震的地區,那麼,大家知道海地地震屬于哪個地震帶?海地有在地震帶上嗎?一起來看看。
海地地震屬于哪個地震帶
海地地震屬于海嶺地震帶,又稱大洋中脊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是從西伯利亞北岸靠近勒那河口開始,穿過北極經斯匹次卑根群島和冰島,再經過大西洋中部海嶺到印度洋的一些狹長的海嶺地帶或海底隆起地帶,并有一分支穿入紅海和東非大裂谷區。
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東部、北冰洋和南極洲周邊的海洋中,成帶分布着許多中、小地震的震中。這一地震震中分布的條帶綿亘6萬多公裡,與大洋中的海嶺位置完全符合,它是全球最長的一條地震帶,叫做海嶺地震帶。在這條地震帶上,地震一般不超過7級。全球約5%的地震能量的釋放發生在這條地震帶中。地球表面是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它們構成六個巨大的闆塊,由于六個闆塊都在緩慢漂移中,漂移的闆塊之間發生碰撞或擠壓,于是造成地質的斷裂或隆起,斷裂或隆起伴随着巨大能量釋放。
海地地震時的多重災難疊加
衆所周知,世界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地震,它是地球内部長期以來蓄積能量,在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下集中釋放的體現。而地震形成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由闆塊運動所緻的構造地震。特别是在地球各大闆塊的交接處,在彼此相對運動和位移的影響下,在某些時刻,會産生猛烈的碰撞、擠壓和拉伸,由此而釋放巨大的能量。當這些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尋找地殼最薄弱的出口加以釋放,引發地層的劇烈晃動以及地表裂縫的擴大,地震由此就形成了。
從海地所處的地質結構來看,這兩起時隔10年的地震,都源于海地長期震動曆史的一部分。在北美,存在着兩大地殼闆塊,一個是北美洲闆塊,一個是加勒比海闆塊,這兩個闆塊之間存在着一個巨大的斷層,而海地正處于這個斷層附近。一般情況下,加勒比海闆塊會向東沖擊擠壓着北美洲闆塊,形成平移斷層,每年平移的距離可以達到20厘米左右。
雖然每年20厘米的移動距離,人們普遍是感受不到的。但是,沿着斷層的外邊界處,由闆塊擠壓碰撞所産生的應力,會逐漸積聚起來,在某個瞬間會将這些壓力進行釋放,從而導緻斷層兩側地層的劇烈運動,引發地震的産生。海地處于這個斷層附近,因此,時刻承受着這種縱橫交錯斷層所産生的壓力,于是發生“大震偶爾出現,小震不斷”的情況。
雖然曆史上海地發生的地震等級,絕不是世界上最強的地震,但是在地震能量釋放的同時,其它一些“緻命”因素的疊加,使得地震對海地的破壞力放大許多倍。比如,海地的建築結構以混凝土和磚石建築為主,另外還有一些貧民區的簡易建築,這些建築在設計和建造時,一般都沒有考慮到強震的影響,所以抵禦地震的能力很弱,當地震發生時,極易發生倒塌,從而将地震的災難性後果放大。
此外,海地屬于一個島國,經常會受到飓風、暴雨、洪水和海嘯的影響,而當地震發生時,其它極端氣象事件也大概率同時影響該島,進一步加劇了破壞力,同時也極大影響了災後重建和恢複的步伐。再加上較差的衛生條件、醫療條件,以及較低的應急和救援水平,更加重了當地人們的苦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