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公曆時間:10月4日,星期二,“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
豐收祭天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于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内容。
祭祀“大火”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節生産與季節生活标識的時間坐标。上古時代人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迹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蒼龍七宿)。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夜空中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七宿高懸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七宿也開始在西方落退;冬天萬物伏藏,蒼龍七宿則隐藏于北方地平線以下。季秋時節,“大火”(心宿二)退隐,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時節,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季節有了新的認識,九月祭火神的儀式逐步衰落。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江南部分地區的重陽祭竈(家居的火神)習俗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
古人紀元通用幹支,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個月為戌月,戌為火庫,戌月火入庫。戌在位西北方處《洛書》乾卦之内。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随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隐退潛入于地面。《易經·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在傳統文化中,季秋重陽,“大火”退隐,處在乾坤轉變之中,乾德剛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備,乃吉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