镗是中國古代的長重兵器,發明于隋朝,多做為儀仗使用,盛行于明朝。镗形似三股叉,上面有利刃,被稱為“正鋒”,長50厘米,橫似月牙,牙尖朝上,上下均有一定間隔的利刃,鋒與橫刃互鑲并嵌于柄,柄長兩到兩點三米,尾端有一三棱鐵鑽叫鐏。
什麼是镗
镗既長又重,因此對使用者的身高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多為力大,身高高者使用,使用的時候也是兩手交替,有時左把在前,有時右把在前,使用镗的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撈等,舞起來虎虎生威,頗具風範。
镗的種類較多,形狀各不一,根據記載,常見的镗有月牙镗、四節镗、五齒镗、鳳翅镏金镗、鋸翅镗、燕子镗等,相傳隋朝大将宇文成都就是使用的鳳翅镏金镗,十分威猛,其武力僅次于李元霸,他使用的鳳翅镏金镗重達320斤。
鳳翅镏金镗介紹
鳳翅镏金镗,因兩邊外展像是鳳凰翅膀而得名,而這種武器大多都是溜金的,所以就被人稱為鳳翅镏金镗,曆史上的鳳翅镏金镋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隋朝名将宇文成都的武器,相傳宇文成都用此武器大殺四方,勇猛無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