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五十”鑄行時間雖然僅有13年,但其卻是王莽新朝通行貨币中流通時間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單一,但其版别多,内涵豐富,近年不斷有新品種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動物圖案的版别發現極多。
詳細情況:
1、官鑄的“大泉五十”錢徑約28毫米,質重十二铢,出土實物合今制8克;
2、厚重型多系早期鑄造,重量10克左右,實物中有重達15克者;
3、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廢止寶貨制允許“大泉五十”貶值、“枚俱值一,與新币并行流通”期間,民間熔毀厚重“大泉五十”盜鑄的薄小“大泉五十”,實物徑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
4、王莽新朝末年動亂時期私盜鑄的“大泉五十”幺荷錢,實物質重在0.5克左右;
上述四種,厚重型及幺荷錢比較少,價格相對比較高,其他兩種出土量較大,為常見普通品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