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雨精二立繪
一、水母新增五星醫療幹員,絮雨。她在設定上是“出身伊比利亞地區的阿戈爾人”,并且是阿戈爾中極為少見的一個分支。基于目前遊戲中的劇情元素,我們可以将“出身阿戈爾”翻譯為:海洋生物,這是第一個線索,也是絮語所屬的種族範圍。
觀察她的技能圖标,能夠發現上面非常清晰地畫着一隻水母;在絮雨的背後,也能觀察到大量正在持續擺動的“觸須”,如下圖所示:
水母圖标
絮雨背後的觸須
基于這些細節線索,她的原型範圍就得到了進一步的縮小,從海洋動物這個相對廣闊的範疇,縮小到了一種特别具體的生物:水母。在她的精二立繪中,也出現了一種水母生物,外形特征非常明顯:身體呈鐘型,全體透明,且能夠直接看見當中的消化系統。
立繪中的水母
結合這些極具特征的外形要素,以及天賦技能名“生命塔台”,就能夠非常簡單地鎖定她的原型:燈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的肉食性的浮遊生物,平均體長隻有五毫米左右。因為其身體透明且能直接看見它們的消化系統,在海洋中狀如燈塔一般,因而得名“燈塔水母”。這就是我們幹員絮雨的現實原型。
燈塔水母
但千萬别将燈塔水母認為隻是一般的水母而已。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燈塔水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戰勝了我們常識中代表着長壽的亞達伯拉象龜、紅海膽、弓頭鲸、錦鯉等等生物。這些看似普通的小型水母,卻仿佛精通着時間魔法一般,它們能夠返老還童、重新生長,并無限循環重複着這一過程,在理論上實現“永生”。
燈塔水母
自古以來,無論是自然界中生存發展的各類生物,還是不斷進化演變的人類社會,都始終在追尋着“永生”這一永恒的話題。古代的帝皇永遠在尋找長生不老的辦法,秦始皇派遣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求“仙丹”,漢武帝命人用銅修建了高三十丈的“承露盤”,埃及的法老們紛紛将自己的屍體做成木乃伊,以求未來有一天“肉體不死、靈魂歸來”。
哪怕到了現代,“永生”這個話題也依舊被人們所熱衷,甚至現代科學已經将“戰勝死亡”列為了人類存續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在自然界中,卻有着這樣的一種生物:它們能夠通過“分化轉移”這一過程,在性成熟後再次回到幼體階段,不斷重生。天然在理論上就可以實現永生,它們就是我們本文的主人公:燈塔水母,也是幹員絮雨的現實原型。
水母一生的演變
這裡簡單概括燈塔水母的永生原理:水母并不是一個生物,而是一類生物的集合。它們主要分兩種形态,分别是“水螅體形态”和“水母體形态”。一般的水母在到達“水母形”後,會産出精子或是卵子,然後默默死亡。在正常情況下,燈塔水母也會和普通水母一樣,通過受精的方式繁衍生息,然後最終死去,就如同上方的示意圖一般。
水母體和水螅群
但是燈塔水母不同的地方在于:當它們遭遇饑餓、物理性損傷等等突發危機的時候,它們就不會像往常那樣死亡了。相反,燈塔水母們會通過獨特的分化轉移機制,将自身全身的細胞都進行轉化,變成水螅群。其中的肌肉細胞會轉化成神經元細胞、精子或是卵子。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這一個水螅群将再次生長成幾百個幾乎和以前的成年燈塔水母DNA一緻的水母。這一現象,也解釋了為何在世界五大洋中,會充滿基因排列幾乎完全一緻的燈塔水母們。
燈塔水母的這一重生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本體死亡後的無性繁殖”。但是問題也在這裡,能夠引發我們對于哲學的一點思考:如果像燈塔水母那樣在危機中“重生”,她還是那個她嗎?對于燈塔水母這樣的生物而言,是與不是并不重要,但是對于我們的幹員絮雨而言,這至關重要。
絮雨的交談
幹員絮雨在遊戲中的設定,也是基于燈塔水母“分化轉移”的這一特性,進行了深度的拓展。在上圖的語音交談中如是寫道:“她會不斷地重複‘返老還童’這一過程。她會輕易地死去,遺忘過去的一切,然後作為幼體迎來新生。”在絮雨的檔案資料中,也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解釋:“絮雨小姐屬于阿戈爾族群中極為少見的一個分支,擁有非常特殊的體質。由于種族特性影響,這一支的阿戈爾人身體十分脆弱,在肉體無法忍耐環境或受到嚴重創傷時,将會重回幼體狀态,遺失之前的記憶重新成長。”
返回幼體的燈塔水母
從這些線索中,我們可以推斷出有關絮雨的更多情報:她曾經遭受過數次嚴重到緻命的創傷,這些事情觸發了燈塔水母的自我保護特性,讓她被迫生物性地分化轉移與退行。每一次的“死亡”,都會導緻絮雨的記憶缺失。再之後,返回幼體狀态後重生的她會忘了一切,她會越來越害怕自己的死亡與遺忘會傷害到身邊的人,這最終會令得她對與人産生聯系這件事而感到畏懼。但是她所恐懼的卻不僅僅是死亡本身而已,還有着更深層的畏懼、以及恐懼本身。“小心大海,博士,那是會将我們都吞噬的漆黑噩夢,那是......恐懼本身。”雖然絮雨的失憶已經讓她忘了原因,但是對于深海的恐懼卻銘刻在了她的血液之中,這片深海還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我們去發現。
深海恐懼
絮雨的信物也非常特殊:老舊的電影票根。票面上的油墨脫落、老舊泛黃,模糊不清,但是每一枚在觀影後留下的票根,都代表一段她不想要遺忘的回憶,這是一份對于她曾經回憶的證明,哪怕她在“轉生”後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了。
在了解到幹員絮雨的原型是“燈塔水母”,以及她在設定上的“轉生”機制之後,我們卻依舊有一些疑點沒有解決。其中最令人注意的一點就是:為什麼絮雨的原型是水母,她的背景中卻出現了大量的水鳥?如下圖所示:
海鷗
如果原型是水鳥,又為什麼不是黎博利呢?在清朝康熙年間,畫家聶璜所繪制的《海錯圖》中,總共描述了約300多種生物,是一本頗具現代博物學風格的奇書。在其中,就基于當時人們的理解,描述了水母與海鷗的關系:海鷗是水母所化的。
《海錯圖》
古籍中所記載的水母還不叫做水母,而是被叫做“䖳(zhà)魚”。當時的人們認為它不屬于任何一類動物,而是由“綠色的水沫凝結而成的”,形狀就像羊胃一般,浮在水中、沒有内髒。而一直翺翔于海面上的海鷗,也同樣有了解釋:如同上圖一般,它們也被認為是自水母中誕生的。
水母化為海鷗
但是在化為海鷗之後,水母也會變成一灘“清水”。結合上文中所提到的絮雨獨特的“轉生”機制,立繪中所出現的海鷗可能都是曾經的她自己,在遭受了重創後本體分化轉移回到了幼體,而剩餘的軀體則化為了海鷗。
現實原型為燈塔水母的羅德島幹員絮雨,她曾多次遭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傷痛與災禍、面臨着我們無法想象的深海恐懼,這令她不斷地重複着轉生、失憶,再轉生、再失憶的痛苦。但是好在,如今的羅德島上既有主動朝她伸手的人,也有讓她願意嘗試踏出自己世界的人。希望她在未來,能夠重新擁有與人聯系的勇氣。
首發都在“奇形怪狀研究所”,專注于明日方舟、崩壞3的深度遊戲攻略。如果文章對你有用,就關注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