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島秀夫和科樂美(Konami)之間的恩怨一直是媒體和玩家們關注的焦點。小島離開K社最大的影響莫過于《潛龍諜影》(以及剛接手還沒開花的《寂靜嶺》)系列的未來。科樂美未宣布《潛龍諜影5:幻痛》将成為MGS的絕唱,還表示在小島離開之後MGS系列仍然會繼續制作,反而讓系列的玩家們更加擔心。
毫無疑問,沒有了傳奇設計師小島秀夫之後的《潛龍諜影》絕對不會再是我們所熟知的MGS。或許事實會是如此,但也不一定代表這個系列真的會就此終結。遊戲世界中,有不少系列的“親爹”在離開原公司之後生龍活虎地活着,而有些 —— 比如《洛克人》在稻船敬二離開之後已經沒有了動向。
雖然像《神秘海域》和《神鬼寓言》這樣的作品,尚未展示出在原作者離開之後會以怎樣的方式終結,然而這并非是一條不歸路。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曾經成功而且深得我們喜愛的遊戲 —— 在他們的“親爹”離開之後是如何繼續生存的 —— 他們的改變和轉型可能未帶來曾有的高度和贊譽,至少這些作品還在繼續不是嗎?
鬼泣(Devil May Cry)
1994年加入Capcom的神谷英樹在參與了《生化危機》的前兩作之後,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激進的改進思路,使得Capcom決定将這個創意作為一個新的IP開啟。結果就是曾風靡一時快節奏動作遊戲的誕生,并成為了玩家們日日夜夜挑戰的目标。這就是2001年映入我們眼簾的《鬼泣》。然後在這之後,神谷英樹參與制作了《紅俠喬伊》和《大神》等名作,卻從未有機會再參與《鬼泣》的制作。
2013年一個全新的但丁出現在了玩家面前,但是神谷英樹已經許久沒有出現在《鬼泣》系列的制作名單之中了。在那之後《鬼泣2》雖然表現平平,第三和第四作反而赢得了玩家們的喜愛,即便對玩家們來說和最初的《鬼泣》已經是不同的遊戲了。後來神谷英樹加入了白金工作室,繼續用《獵天使魔女》、《The Wonderful 101》以及尚未發布的《無限邊境》這樣的精彩作品在回報玩家們的期待。
刺客信條(Assassin's Creed)
2010年《刺客信條2》發售之後,Patrice Désilets就離開了育碧加入了THQ在蒙特利爾的新工作室。個工作室在2013年1月被育碧買下,Désilets在當年晚些時候被解聘,他的兩個新IP也因訴訟而被停止使用。Jade Raymond也在《刺客信條2》之後推出項目組,并在2014年離開了育碧。
自從Désilets和Raymond走後,《刺客信條》系列在玩家中的反響褒貶不一,不過《兄弟會》和《黑旗》均受到了玩家們的認可。雖然有着這樣的高度,遊戲的轉型也仍然在繼續之中,最近幾部作品感覺似乎目的性比前作更不明确。《大革命》有着許多的技術問題,仍然在新内容和改進舊機制上有着不錯的嘗試,這個系列預計在未來會有更好的表現。
塞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
由任天堂的頂級設計師宮本茂領導的團隊所制作的《時之笛》,被譽為是這個動作冒險系列作品中有着飛躍性進步的傑作。然而在遊戲發售之後,宮本茂被調離了職位 —— 雖然仍然作為本系列的監督,系列未來的命脈邊落在了青沼英二身上。青沼英二作為遊戲總監後的第一份答卷就是《姆吉拉假面》和《風之杖》,盡管在發售時有些争議,卻最終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成為了這一系列之中的經典。
青沼英二現在已經是《塞爾達傳說》系列的頭頭,後來以總監的身份參與了《黎明公主》的制作,并擔任了續作的出品人。宮本茂雖然仍然參與其中,然而《塞爾達傳說》系列的主要開發和設計工作均有青沼英二負責。另外,青沼英二還将作為明年才有望發售的Wii U《塞爾達傳說》的出品人,宮本茂目前正在着手Wii U版的《星際火狐》和兩部全新的作品的制作。
生化危機(Biohazard/Resident Evil)
由三上真司創建的經典生存恐怖遊戲《生化危機》系列,在其離開Capcom之後開始逐漸動作射擊化發展了。不過即便三上真司沒有離開時,《生化危機》系列也在加強更符合現代遊戲風格的動作體驗,隻不過并沒有後來那麼誇張。
《生化危機5》開始遊戲更加像歐美風格發展。系列已經遠離了當初那種命懸一線、缺糧少藥的系列成名風格,朝着更加動作化與合作着重的方向發展。《生化危機6》中則更加突出了以上兩個特色,也因此被許多系列的老玩家噴的不要不要的。不過幸運的是,《生化危機:啟示錄》系列開始逐漸引回了遊戲當初的風格,而《啟示錄2》則赢回了更多老玩家的信心。三上也在離開Capcom之後加入了Tango Gameworks,并制作了一部被譽為是《生化危機》精神續作的高強度恐怖生存遊戲 —— 《惡靈附身》。
使命召喚(Call of Duty)
這個系列是近代遊戲業上曆史最為動蕩的一作。Infinity Ward在發售了《使命召喚》的前兩部作品之後,《使命召喚3》的制作被移交Treyarch,而IW則繼續負責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使命召喚3》并不受到玩家們的歡迎,然而由IW開發的《使命召喚4:現代戰争》則改變了遊戲的命運,并使得其升騰為業界中現代FPS的典範之作。
随着系列的繼續成功,動視和IW的成立者Vince Zampella以及Jason West之間的因為酬勞問題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而且《現代戰争2》的制作人員僅40餘人。最終結果就是IW的兩位創始者Vince和Jason帶領團隊許多核心成員退出了IW和動視,并成立了名為重生娛樂(Rwspawn Entertainment)的新工作室。2014年重生娛樂在PC和Xbox上發行了《泰坦天降》。另一方面,《使命召喚》系列後續雖然仍然持續大賣,從社區和玩家處得到的贊譽也越來越少 —— 特别是IW工作室之前發布的《幽靈行動》。不過在交手給Sledgehammer Games之後,《使命召喚:高級戰争》似乎又赢回了一些系列玩家們的支持。
殺出重圍(Deus Ex)
在Warren Spector和Ion Storm的合作之間,第一款《殺出重圍》遊戲的發布赢得了玩家們的贊譽。對選擇上的自由以及返回之前未探索過的區域,使得《殺出重圍》成為了21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遊戲之一。不幸的是2003年的續作《隐形戰争》則并未受到玩家們的喜愛,甚至在一段時間之内銷聲匿迹。
2007年,Square Enix和Jean-Françoise Dugas聯手準備制作《殺出重圍》的第三作。2011年發售的《殺出重圍:人類革命》使得這一系列重登榮耀的殿堂,并為下一作《殺出重圍:宇宙》鋪墊了美好的未來。現在雖然公布了正統續作《殺出重圍:人類分裂》,但相信有着《人類革命》的良好根基,未來應該是美好的。
光環(Halo)
2000年早些時候,這個革命性的FPS遊戲在後來的10年中依舊表現出旺盛的活力(即便後來幾作中都有一些瑕疵)。因此,當Bungie宣布将退出系列制作,并将創作全新的多平台IP作品時(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命運》),玩家們對這個系列也誕生出了不安和擔憂。
Bungie的《光環》系列的成功為後來接手的團隊留下了巨大的影響,雖然《光環4》有着明顯不同的基調和許多現代元素在其中,343 Industries仍然在沒有系列親爹的幫助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不幸的是,343似乎因為《光環4》的成功而忘卻了曾經的艱難,緻使《士官長合集)中出現了許多技術問題,因此《光環5:守護者》對這個系列的未來意味重大。
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
1983年坂口博信在從大學辍學後在史克威爾做着兼職,而《最終幻想》則是他作為進軍遊戲業的“最後一搏”。如果這部RPG作品失敗,他計劃将回到學校繼續學習。然而FF卻獲得了成功,坂口則繼續着系列的制作,從1-5每一部都在全心全力地監督遊戲的開發,并在FF10-2為止一直擔任着總監職位。2003年,曾經是臨時工的坂口就這樣成為了史克威爾的執行副總裁。
在離開史克威爾之後,坂口建立了迷霧工作室,該工作室出品了《藍龍》,《失落的奧德賽》和《最後的故事》。然而,沒有了坂口的《最終幻想》系列雖然也飽受着争議,卻也在繼續前進中。《最終幻想12》和《最終幻想13》三部曲都是在坂口離開之後發售的作品。《最終幻想14》在經曆修繕之後的再度發售也有着穩定的用戶數量,而《最終幻想15》看起來還是值得一戰的。沒有了坂口的《最終幻想》并沒有停滞不前,而且在FF的粉絲們中有着别樣的風味。
吉他英雄(Guitar Hero)
盡管這部讓我們做着搖滾明星夢的作品在近幾年,因音遊市場飽和而呈現出疲軟的态勢,然而曾經他也有着家喻戶曉的輝煌之日。感謝Harmonix的努力,他們曾經創作了一直到《吉他英雄2》的獨立資料片《搖滾80年代》。就在動視買下了這個IP并開始《吉他英雄2》的時候,發行航宣稱計劃将這個系列轉手給旗下其他工作室負責,最終交給了Neversoft,以及Vicarious Visions和Beenox身上。
沒有Harmonix的《吉他英雄》在動視和Neversoft手下也展現出了不俗的表現,《吉他英雄3:搖滾傳奇》曾經一度打破了銷量紀錄。不幸的是,2007年這個系列遭遇到了衰退,許多人認為動視的《搖滾樂隊》依靠豐富的DLC搶了它的飯碗。不過,今年《吉他英雄4》将會強勢回歸。雖然有傳聞說《吉他英雄》正在遭遇一場訴訟,我們很想知道Harmonix和動視的未來會是如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