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小人物如何才能天下聞名呢?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答案會有很大差别。有一點一樣的,就是小人物一定是遇到了重大機遇,而這個機遇很可能是百年難遇,而且被他牢牢把握住。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一個很小的人物就遇到了一個百年機遇,他的名字叫隗順。
在華夏曆史中,這天是悲壯的一天,南宋抗擊名将嶽飛被殺害。嶽飛被殺,臨安老百姓聞者無不淚流滿面。當時嶽飛親人被流放,部下擔心受到牽連,結果無人敢來收屍。一代名将,到最後落了個無人收屍下場。就在此時,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站了出來。
隗順是臨安監獄裡的一位獄卒,他為人忠義,對嶽飛抗金的事迹如數家珍,對嶽飛更是敬佩有加。當嶽飛被下獄時,隗順總想能做些什麼,可惜他人微言輕。嶽飛被殺後,遺體躺在那裡無人收屍,隗順越看越不是滋味。
隗順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他為此不惜冒着殺頭的危險,趁着夜色将嶽飛的遺體悄悄背出杭州城,埋在了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在世時從未向人透露這件事,他更沒有想過憑此天下聞名,他心中唯一想到的就是嶽飛是大英雄,理應該入土為安。
隗順實在太普通了,生卒年至今都未能被考證出來。隗順臨終前,将自己當年如何将嶽飛遺體背出并下葬的消息告訴兒子,他還告訴兒子埋葬嶽飛地方栽了一棵橘樹。同時,為了證明這是真事,隗順當年還把嶽飛遺體的玉帶留下,他堅信嶽飛一定會有昭雪的那一天。
隗順囑咐兒子,“嶽飛是冤死,其遺體異時朝廷必求,求而不獲,必懸官賞,子以是告矣。”隗順的預測很快就得到了驗證,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接受群臣意見,給嶽飛昭雪,“故嶽飛起自行伍,不逾數年,位至将相,而能事上以忠,禦衆有法,屢立功效、不自矜誇。餘烈遺風,至今不泯。去冬戎鄂渚之衆,師行不擾、動有紀律,道路之人,歸功于飛。飛雖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帝念之不忘。今可仰承聖意,與迫複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
可當時誰也不知道嶽飛遺體下落,朝廷發出重金懸賞,隗順的兒子揭榜并拿出信物。當年十二月,嶽飛遺骸得以遷葬杭州西湖栖霞嶺下。隗順因偷偷将嶽飛下葬,讓他入土為安,在他看來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他卻也因此名揚天下,被後人代代銘記尊重。宋朝官方史書也對他給予尊敬,留下這樣的記載,“嶽鄂王死,獄卒隗順負其屍,逾城葬于九曲叢祠。”
參考資料:《宋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