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原本是有很多街可以趕的,但是随着城市的發展,這些承載着我們“鄉土記憶”的鄉街子數量開始慢慢減少。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說幾條,在取消了那麼多鄉鎮集市後,仍然保留下來了的鄉街子。
01
呈貢龍街
呈貢從百餘年前便有了趕“龍街”的傳統和習俗。
趕街的時間是““逢3逢8”,就是每月3,8,13,18,23,28号這幾天趕街。
(圖源:呈貢通)
龍街的具體位置在雲大附中校區西邊,興呈路以東。
每到街子天的時候,周圍數公裡的村民都會趕來,那一天的Z29路公交也會格外擁堵。
至于到底有多熱鬧,看看這摩肩擦踵的人群和排長隊的車輛就能體會一二了。
(圖源:呈貢通)
(圖源:呈貢通)
早上的龍街最熱鬧的區域就是蔬菜瓜果區。
新鮮的蔬菜水果被農戶拉到了集市上,有的被裝在框裡,有的也不講究,直接用編織袋墊底,鋪在了地上。
(圖源:呈貢通)
(圖源:呈貢通)
(圖源:彩龍社區@琪琪的媽媽)
碰上野生菌上市的時節,這裡也會有賣的。
(圖源:呈貢通)
除此之外,各種食補藥材、竹編籮筐、鮮豔童帽...總之,衣食住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圖源:呈貢通)
(圖源:呈貢通)
(圖源:彩龍社區@琪琪的媽媽)
趕過街的人都知道,街子天最不能錯過的還有這裡的小吃。
個大餡足的手工湯圓,熱乎乎地出鍋後,就立馬撒上白糖。
(圖源:呈貢通)
(圖源:呈貢通)
熬煮的濃稠的稀豆粉,一定要配上一根酥脆的油條。
(圖源:呈貢通)
(圖源:呈貢通)
不嫌熱的話,熱騰騰的羊湯鍋加上一碗佐料豐富的蘸水,絕對過瘾。
說起來,這個羊湯鍋是不是鄉街子的标配啊,怎麼感覺不管哪裡的鄉街子,都有賣羊湯鍋的。
(圖源:彩龍社區@端瑞)
如果不想吃熱的,那就來碗酸辣爽口的豌豆涼粉,簡直就是解暑神器。
(圖源:彩龍社區@愛來違約)
1.地址:龍街正街,雲大附中校區西邊,興呈路以東。
2.趕街時間:每月3,8,13,18,23,28号
02
海源寺趕街
東邊的“關街”、西邊的“海源寺”、北邊的“龍頭街”,在關街、龍頭街相繼被取消後,剩下的海源寺仍然還可以趕街。
海源寺鄉街子在寺内,每周四是固定的趕集時間。
(圖源:彩龍社區@土豆玉米)
因為場地大小受限,所以攤販基本都是圍着湖邊擺了一圈,隻留了一條差不多兩人寬的過道供大家通行。
(圖源:彩龍社區@土豆玉米)
東西種類不算多,就基本的瓜果蔬菜、文玩古币、還有零食幹貨等等。
(圖源:彩龍社區@土豆玉米)
1.地址:昆明市五華區西三環輔路西150米
2.趕街時間:每周星期四
03
小闆橋趕街
小闆橋集市位于官渡區,也是一個有着上百年曆史的街子。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看看這人擠人的畫面,大家就知道這裡有多熱鬧了。
(圖源:彩龍社區@雲飄散)
(圖源:彩龍社區@雲飄散)
這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基本的蔬菜瓜果、小吃零食肯定是不會少的。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這裡還有寵物一條街,各種毛茸茸的小雞、倉鼠,顔色鮮豔的金魚、鹦鹉...
(圖源:彩龍社區@雲飄散)
各種日用雜貨也是一應俱全。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除此之外,從街頭到巷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堆鋪在地上販賣的羊頭。
是的,羊肉賣,羊頭同樣也賣。
(圖源:彩龍社區@王元甯)
對了,這裡的羊湯鍋堪稱一絕,在昆明提到吃羊肉,絕對繞不過的一個地方,就是這裡。
(圖源:春城才子,侵删)
總之,小闆橋應該算得上是昆明比較傳統和熱鬧的集市了,大家有機會可以去逛逛。
1.地址:昆明市官渡區小闆橋街道,地鐵1号線珥季路站
2.趕街時間:每周星期天
04
馬街的米軌街子
以前的馬街在昆明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集市了,而且由來已久,據說從清朝開始,昆明人就有了到馬街趕集的傳統。
(圖源網絡,侵删)
如今的馬街,沒了當時的繁華和熱鬧。
和其他三處相比,馬街的集市有點特殊。除了市場裡,還有一處擺在鐵路上,因為沒有固定攤位,東西都擺在米軌上賣。
(圖源:兵說,侵删)
這裡擺攤時間不固定,一般是星期天。
每到趕街那天,整條米軌都被五花八門的東西占據,菌子野菜、活雞活鴨、藥材補品、生活雜物...
(圖源:賺錢方法,侵删)
雖然說的是這些是延續至今的街子,但其實和我們記憶中最初的鄉街子已經相去甚遠,可能這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專屬的記憶和熱鬧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