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尴尬,叫做我認識你,卻叫不出你的名字。
是時候了解一下這些讓人悔恨語文沒學好的姓氏了。
先挑戰第一個:
候?猴?
對不起,我不姓hóu,請叫我小gōu。
這個字在很多人眼裡,不念jiàng,至少也念féng。
Páng是什麼路數?
其實,逄這個字可知的最早的祖先是後裔的徒弟,也就是《孟子》中“逄蒙學射於羿”中的那位逄蒙。
逄姓在過去還是遠古大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後。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建立逄國,為伯爵位,也稱逄伯陵。
這個字平時見到的機會實在不多。提到一個人你立馬就能對這個字産生親切感。《三字經》中說“昔孟母,擇鄰處”,這個孟母就姓仉。
其實這個字很多喜歡《水浒傳》的朋友一定很熟悉。
漢代有“智囊”晁錯,《水浒傳》托塔天王晁蓋。
郇字是很少見的兩個音姓氏。相傳春秋時期,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臨城)為伯爵,建立郇國(音Xún),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後裔遂以國名郇為姓,稱為郇氏。而到了唐代,有個名叫郇谟的人因有功于朝廷,又被賜姓讀Huán。
按照“有邊讀邊”的規律,這個字很容易被念成“gǔ”。但你要是認識郤缺(姬姓,郤氏,名缺),就不會認錯這個字。
成語“相敬如賓”便是來源于郤缺與其妻子。
我不姓元,也不姓π,請記得我是複姓“丌官”氏。
這是一個多音字,可以讀bēn,也可以讀作bì。有華麗、光潔、貴賓降臨、奔走、快跑等意思,總之,是一個好字。
全字少一橫,那就是不全呗,嘿嘿~~~
但這個字和全字沒啥聯系,和“同”的聯系還緊密些。在古代,仝是同的古字,是相同、一樣的意思。
《水浒傳》裡有美髯公朱仝,“仝”字亦是姓氏,明代有仝寅(《明史·方伎傳》)
又一個念做“qí”的字,在甲骨文裡,上部的“其”是一隻鞋的形象,下部是“絲”,指古人系鞋的帶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則表示莊重。
南宋大臣綦崇禮曾救助詞人李清照,與秦桧結怨。
這個字看上去無比陌生,但其實是個用途很“廣”的字。
東北那邊“老蒯”是對歲數大的人的蔑稱,一般用于腿腳不利索,做事慢慢吞吞的老人。通常一個年輕人說一個老人是“老蒯”,基本上就是這個年輕人很看不起這個老人。要是說“逼老蒯”那基本上是口頭侮辱的最高形式。
如果往前追溯,這個“蒯”的形象就要高大上許多。
商代時有蒯國(在今河南洛陽市西的蒯鄉)。國人後來以國名為姓,稱為蒯姓。春秋時期的衛國,是衛靈公之子衛莊公的後代所建。衛莊公名叫蒯聩,他當太子的時候,曾經想刺殺靈公的夫人南子,失敗後出奔晉國,後回衛國,被良夫、孔悝立為衛君。後為晉軍所破,被殺。蒯聩的後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稱蒯姓。
那個演了很多影視作品的演員,靳東,究竟有多少人叫他qí東?
《西廂記》裡有這麼一句話:你那裡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這裡啟大師用昝也不用昝。
這裡的昝是“咱”的意思,代表“我”。
最早,昝由咎變化而來。咎在上古時有多種含義,後專指災禍,因不吉利,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橫,成為昝姓。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時有大司空咎單,家族昌盛,時姓咎,後改昝姓。
這個字不難認,但放在姓氏裡到底讀哪個音,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
“舍”是少數民族姓氏之一,舍姓人士主要分布在廣西桂林及西北地區。
區、歐、歐陽三姓當中,歐氏和歐陽氏是老大,很早就出現這兩個姓氏,區氏是在漢朝才出現的,因此,區氏族人謙稱是小區,稱“歐”氏為大歐。
種姓并不是一個大家族,其原由皆因“種”姓自“仲”姓一脈避仇而改。
漢末文學家繁欽,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寫詩、賦、文章知名于世。
胥姓,中華傳統漢族姓氏之一, 讀音為“xū”,與虛同音。胥姓來源有三種說法,分别是學者說、典籍說、家譜說。學者說主張胥姓是上古氏族華胥氏、赫胥氏後代,典籍說主張胥氏祖先為晉國大夫胥臣,而家譜則顯示胥氏來源于姬氏。在古代,胥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吳興。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85位。
這個姓氏本沒什麼名氣,可是因為一個人,變得非常有名,那就是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镛,筆名金庸取自最後一個字,拆解而成。
在姓氏中,能不再讀“néng”,而讀能耐的“nài”。
怎麼樣?以上這些姓氏你都會讀嗎?不會的話,就把上面的正确讀法多複習幾遍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