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09:45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1

革命家、政治家,陶鑄,湖南祁陽縣人

概況

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彙合處,故雅稱“潇湘”,下轄2區9縣,總面積22441平方千米,地勢三面環山、地貌複雜多樣。2018年常住人口545.21萬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永州下轄零陵區、冷水灘區兩個市轄區及雙牌縣、祁陽縣、東安縣、道縣、甯遠縣、新田縣、藍山縣、江永縣、江華瑤族自治縣九縣,另設有回龍圩、金洞兩個管理區。永州市政府駐冷水灘區逸雲路1号。

2018年,根據《永州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805.65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95.70億元、增長3.4%;第二産業增加值608.30億元、增長7.2%;第三産業增加值901.65億元、增長10.0%。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産總值33035元、同比增長7.9%。

各區縣GDP彙總

零陵區229億元 冷水灘區283億元兩個市轄區及雙牌縣64億元、祁陽縣307億元、東安縣186、道縣202、甯遠縣166、新田縣86、藍山縣121、江永縣70、江華瑤族自治縣九縣125億

排名

  • 第一名祁陽縣307億
  • 第二名冷水灘區283億,
  • 第三名零陵229億

以上前三甲

  • 第四名道縣202億

兩百億以上四個,一百億級别4個。

  • 第五名東安縣186億
  • 第六名甯遠166億
  • 第七名江華瑤族自治縣125億
  • 第八名藍山縣121億

一百億以下

  • 第九名新田縣86億
  • 第十名江永縣70億
  • 第十一雙牌縣64億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2

零陵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區實現地方生産總值229.3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一、二、三次産業分别實現增加值34.2億元、94.1億元、101.0億元,同比分别增長3.7%、8.7%和8.9%。三次産業的比重為14.9:41.0:44.1,與2017年比,第一産業下降3.1個百點,第三産業上升5.3個百分點。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6.7%、49.3%和44.0%。

2018年,全區财政總收入完成17.98億元,同比增加1.74億元,增長10.7%。其中稅收收入13.6億元,占财政總收入的75.5%,比上年提高5.4個百分點。地方财政收入12.26億元,地方稅收收入7.84億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4.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9.63億元,同比增加2.23億元,增長6.0 %。其中民生支出31.6億元,占總支出的77%。全區财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為7.84%,比上年提高0.81個百分點。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3

冷水灘區(市委對面)

冷水灘區

一、綜 合

據初步核算,全區實現地方生産總值GDP283.28 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9.52億元,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102.83億元,增長3.2%;第三産業增加值150.93億元,增長12.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51941元,增長6.6%。

三次産業結構比由2015年的15.4:38.6:46.0 調整到2018年的10.4:36.3:53.3,其中第一産業下降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下降2.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上升7.3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4.3%、15.9%和79.8%,分别拉動GDP增長0.3個、1.2個和個6.3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9.96億元,同比增長12.4%;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總額2.1億元,同比增長20.6%;規模以上服務業年末從業人員14609人,下降7.2%;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 75.9億元,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為84.4%。

全區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進度順利。農村危房改造1048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8000人;提質改造農村公路完成34.45公裡,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40.57公裡;城鎮棚戶區改造868套;新增城鎮就業人員6016人;确保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35張;農村适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7531人;孕産婦産前免費篩查5277名;改善和完善行政村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完成投資185萬元;完成城鎮黑臭水體整治2個;救治救助無責任主體的農民工塵肺病患者43人;幫助0至6歲腦癱兒童實施搶救性35名;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開展托養服務180名;消除義務教育超大班額466個,完成比例141.6%,集中突破城區36290個,學位建設36575個;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标準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提高城鄉低保标準和救助水平不低于430元/月和324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320元和170元,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财政補助标準人員490元/年;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标準:城鄉養老标準2018年9月将養老金從85元/月提至103元/月,完成進度100%;企業離退休人員待遇從2017年底的人均1886.1元/月增至2018年7月的人均2009元/月,月人均增至約122.92元/月,完成進度100%。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4

雙牌縣旅遊扶貧

雙牌縣

一、綜合

經濟發展穩步提升。2018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641898萬元,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4564萬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産業增加值274637萬元,同比增長8.5%;第三産業增加值222697萬元,同比增長11.1%。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全縣三次産業結構比由上年的25:42.2:32.8調整為22.5:42.8:34.7,三産業所占比重繼續上升,高約1.9個百分點。

财政收支穩步增長。全年完成财政總收入59770萬元,同比增長9.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1905萬元,同比增長15%。累計入庫稅收收入32719萬元,同比增長18%,占财政總收入比重達到54.7%,非稅收入9186萬元,同比上升5.3%。上劃中央“兩稅”8663萬元,同比下降1.4%,上劃中央所得稅5198萬元,與上年持平。上劃省級收入3885萬元,同比上升3.8%。全年财政總支出187932萬元,同比增長6.3%。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646萬元,同比增長5.4%。民生支出優先保障。全縣民生支出共142722萬元,同比增長11.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964萬元,同比增長10.2%;教育支出26016萬元,同比增長8%;農林水事務支出47425萬元,同比增長34.9%;節能環保支出4658萬元,同比增長15.4%;住房保障支出8911萬元,同比下降29.1%;醫療衛生支出13920萬元,同比增長4%;科學技術支出1788萬元,同比增長19.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559萬元,同比上升14.2%,城鄉社區支出3209萬元,同比下降14.4%。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5

祁陽縣政府

祁陽縣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産總值307.70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44.04億元,增長3.2%;第二産業增加值106.37億元,增長8.5%;第三産業增加值157.29億元,增長9.5%。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産總值35659元。

全縣三次産業結構比為:14.31:34.57:51.12。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7.5%,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第一、二、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6.4%、38.5%和55.1%。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1%。第一、二、三次産業分别拉動GDP增長0.5%、3.2%、4.5%。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6

東安縣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869071萬元,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23579萬元、增長3.8%;第二産業增加值658354萬元、增長7.9%;第三産業增加值887138萬元、增長10.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32449元,同比增長9.8%。

全縣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8.5:35.5:46.0轉變為17.3:35.2:47.5。第二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7.75%,比上年下降0.57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7.99%、37.76%和54.25%。

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有序推進。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22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22000人。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69.178公裡,農村公路提質改造63.492公裡。新增城鎮就業5972人。城市棚戶區改造1200套。農村适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5903人,孕産婦免費産前篩查5018名。每千名老年人口養老床位34.57張。幫助18名0至6歲腦癱兒童實施搶救性康複。為13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開展托養服務。救治無責任主體的農民工塵肺病患者20名,救助無責任主體的農民工塵肺病患者83名。完成城區學位建設12295個,消除義務教育超大班額290個。城市低保标準、救助水平分别達到430元/月、326元/月;農村低保标準、救助水平分别達到270元/月、191元/月。城鄉居民醫保各級财政補助達到490元/人。開展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2個,完成城鎮黑臭水體整治1個,新建地下排水排污系統2.5公裡,改造地下排水排污系統0.6公裡。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7

道縣周敦頤故裡

道縣

一、綜 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25400萬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69485萬元,增長2.9%; 第二産業增加值521603萬元,增長6.8%;第三産業增加值1134312萬元,增長1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為32586元,比上年增長9.2%。

全縣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9.7:26.4:53.9調整為18.2:25.8:56.0。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0.0%;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9.7%,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第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7.0%、21.95%和71.05%,分别拉動GDP增長0.59個、1.84個、5.97個百分點。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2.56億元,比上年增長8.5%,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60.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全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4%,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持平。居民消費八大類指标中:食品煙酒類下降2.3%,衣着類上漲0.6%,居住類上漲6.8%,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0%,交通和通信類上漲2.6%,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9%,醫療保健類上漲2.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3%。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0.7%。農業生産資料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2.5%。

全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進展,總實現程度(小康指數)為96. 2%,比上年提升5.15個百分點。其中:經濟發展實現程度91.3%,提升6.1個百分點;人民生活實現程度95.1%,提升5.7個百分點;社會發展實現程度達99.8%,提升1.5個百分點;民主法治實現程度100.0%;生态文明實現程度100.0%。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8

甯遠縣

甯遠縣

一、綜合

經濟持續穩定發展。2018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661071萬元,同比增長8.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77936萬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514166萬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産業增加值868969萬元,同比增長10.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方生産總值為23021元,同比增長9.4%。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9

新田縣譚文溪古村落

新田縣

一、綜合

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860511萬元,同比增長8.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73874萬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239549萬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産業增加值447088萬元,同比增長9.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24942元,同比增長10.3%。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産業結構比調整為20.2:27.8:52.0,二、三産業比重持續增長,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9.4%、27.0%、63.6%。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10

湖南藍山明代古民居

藍山縣

一、綜合

經濟總量有新突破。初步核算,2018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21.24億元,增長7.9,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5.21億元,增長3.1%;第二産業增加值44.94億元,增長7.9%;第三産業增加值61.09億元,增長9.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為35090元,增長8.8%。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全縣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3.6:36.9:49.5調整為12.5:37.1:50.4,二三産業占比提升了1.1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為42.3億元,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34.9%。第一、二、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3.4%、38.6%和58%,分别拉動GDP增長0.27、3.05個和4.5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91.59億元,增長8%,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75.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全面完成目标任務。

民生進一步改善。全縣用于教育、文化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事務、節能環保、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達到24.75億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為85.96%。重點民生實事各項目順利完成。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11

湖南江永縣文昌閣

江永縣

一、綜合

國民經濟。初步核算,2018年,全縣完成生産總值7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7年增長7.0%。從三次産業看,第一産業完成增加值19.6億元,增長3.4 %;第二産業完成增加值20.2億元,增長6.3%;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30.2億元,增長10.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29128元,比上年增長9.4%。三次産業結構為28.03:28.83:43.14。三次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14.9%、26.3%、58.8%,分别拉動經濟增長1.04、1.84、4.12個百分點。

财政。2018年全縣完成财政收入5.69億元,比上年增長14.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6億元,同比 增長11.34%。全縣财政總支出20.76億元,增長0.6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70億元,同比增長5.56%;教育支出4.03億元,同比增長0.0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46億元,同比增長0.75%;醫療衛生支出1.83億元,同比下降7.0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8億元,同比下降1.80%;科學技術支出0.24億元,同比增長18.29%;環境保護支出0.20億元,同比下降58.7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0.38億元,同比增長19.3%;農林水務事務支出3.87億元,同比增長42.84%;住房保障支出0.74億元,同比下降54.09 %;民生支出共15.73億元,同比下降0.66%。

永州市2022年各縣區gdp排名(永州市各區縣去年經濟成績單)12

神州第一瑤族城,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

江華瑤族自治縣(永州共九縣二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縣地區生産總值125.39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4.22億元,增長3.4%;第二産業增加值35.50億元,增長7.6%;第三産業增加值65.67億元,增長11.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28285元。

全縣三次産業結構比為19.3:28.3:52.4,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和上年比,一産業和二産業比重下降,三産業比重上升。其中,一産業下降了1.8個百分點,二産業下降了0.3個百分點,三産業提高了2.1個百分點。

大部分來源于永州統計信息網和市政府網,《xx區縣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開頭其它個别鍊接優先在前沒注意的例外。

來源:掌上道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