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教師輪崗的“答卷”:北京全市參與交流輪崗幹部教師占符合交流輪崗條件幹部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四成;全職交流輪崗幹部教師占參與交流輪崗幹部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五成。
從2021年9月首批東城、密雲2個區試點,到今年1月第二批西城、海澱、朝陽、大興、門頭溝、延慶6個區試點,再到今年9月全市推開,北京不斷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垂楊柳中心小學也交出了一份專屬的教師交流輪崗“成績單”。以學校本部松榆校區為例:教師總人數150人,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84人,交流輪崗到其他學校的53人(全職24人、兼職29人),其中區級以上骨幹教師30人,占比56.6%;從外校交流進來34人(全職8人、兼職26人),其中區級以上骨幹教師21人,占比61.7%。
在垂楊柳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鐘亞利看來,教師交流輪崗是保障“雙減”目标落地的組合拳之一,直接指向教師隊伍的均衡配置和結構優化、指向教育資源的供給公平和優質均衡。她認為,骨幹教師通過交流輪崗将優秀課程資源帶到不同的學校,讓更多的孩子在過程中享受更為優質的教育,這是教師交流輪崗的根本宗旨。
鐘亞利帶領學生們閱讀。受訪者供圖
讓每個校區的教師結構比例都得到優化
鐘亞利介紹,垂楊柳中心小學在北京全市啟動教師交流輪崗前,學校内部已于2015年啟動了教師交流工作。而此項工作的推進,是基于學校集團化辦學的特點。
從2015年起,垂楊柳中心小學啟動學校集團化進程,并陸續整合并入了6所普通小學。
學校整合也曾面臨諸多難點。鐘亞利舉例稱,當時學校在整合并入一校區時,發現該校區整體教師的平均年齡達48歲,學校各級各類骨幹的人數占比不足10%,且該校區出現了教師嚴重超編的情況。為促進教師隊伍的融合、均衡各校區的編制、協調各校區的骨幹比例及職稱比例,學校進行整體規劃,并逐漸在校内形成了教師交流輪崗的機制。
“當時我們通過這樣的交流,通過學校整體的配置,讓每一個校區的教師結構比例都得到優化。”鐘亞利說。
2019年,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學校把校内教師交流輪崗機制,逐步向集團各校之間的教師交流輪崗擴展,以促進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師的均衡配置。
2021年8月,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學期北京市将大比例促進幹部教師輪崗交流。其中,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正、副校長,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6年及以上的在編在崗教師,原則上均應進行交流輪崗。基于此,教師交流輪崗在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内部獲得進一步推廣。
在集團各校之間,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具體怎麼開展?鐘亞利介紹,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校際間的交流輪崗會為教師先設定一年的交流期限,“一年一統籌考慮”。學校在每個學年的第二學期對教師的履職進行評估,了解當前安排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匹配程度,同時教師填寫下一學年度的崗位意向。每年6月,學校根據上述調研的情況,為每一位教師匹配新學年的崗位。
她表示,教師在交流輪崗的過程中,如果認為這個崗位很适合自己,也可以提出留在該校區繼續任教。如果出現與崗位不大匹配的情況,教師還可以選擇到其他校區進行交流輪崗或回到原校區開展工作。
“教師的交流輪崗,對我們基層學校來說确實是實現了教師隊伍的均衡配置,使得骨幹比例、職稱比例能夠實現均衡。另外一個就是滿足學生需求,使得我們的骨幹教師通過輪崗,能夠服務更多的學生。”鐘亞利說道。
關注“按需交流”的最大生長點
在開展教師交流輪崗的過程中,鐘亞利坦言,學校“掃門前雪”心理、超編單位不舍得輸出骨幹教師等,都是教師交流輪崗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在鐘亞利看來,破解上述問題,需要學校在過程中做到自我突破,并且有一定的擔當。她認為,如果學校因擔心教師交流使得校内資源被稀釋、教學質量出現滑坡等問題,而不去采取下一步的行動,這種缺乏大局意識的行為将使得工作難以開展。
針對上述問題,鐘亞利表示,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組織集團内各校校長多次商讨,對各校存在的困難和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希望能夠做到輪出方向、輪出質量、輪出效率,讓集團教師交流輪崗工作走深走實。
如何輪出方向?鐘亞利認為,輪出方向意味着需要各個學校通過學習和宣講教師交流輪崗的目的意義,理解教師輪崗是“雙減”目标落地的組合拳。“我覺得統一思想、提高站位,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但這是我們做好交流輪崗的前提。”
為了輪出質量、輪出效率,鐘亞利強調了“按需交流”的重要性。她表示,在落實“雙減”工作的過程中,保障課後服務水平,成為“按需交流”的最大生長點。她認為,真正做到“按需交流”,意味着需求方學校要準确提出自身圍繞“課後服務”的課程需求,輸出方學校要不斷優化精品課程設置,通過骨幹教師輸出特色課程,給更多學生帶去獲得感和幸福感。
垂楊柳中心小學教師王桐是帶着課程開展交流輪崗的一個案例。鐘亞利告訴記者,作為朝陽區數學學科骨幹教師,王桐本學期兼職輪崗到集團内的馨園分校,他的工作是每周為馨園分校的學生們提供兩次學校數學團隊設計的“數盡其能”的課後服務課程,帶領學生們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鐘亞利認為,通過這樣的交流輪崗,學校骨幹教師能夠将學校的優秀課程帶到其他學校,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幫助,而不僅僅是服務于一個學校的學生。
在滿足學校學生成長需求的同時,鐘亞利也強調,“按需交流”需要符合教師的發展需求。她表示,學校在開展調研時,既有對學校領導的調研,包括學校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學校課程需求、所需的專業發展支持等,也有針對教師的調研,包括教師個人對自己發展的需求、需要得到的幫助等。
在她看來,建立在滿足學校的課程需求、教師的發展需求、學生的成長需求基礎上的交流輪崗,才是有生命力的。目标和需求導向,能夠較好降低之後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阻礙。
“持續改進,保持清醒頭腦”
區級美術骨幹教師張旭麗是首批參與全職交流輪崗的教師。今年,她從垂楊柳中心小學馨園分校到垂楊柳中心小學松榆校區開展交流輪崗。
張旭麗表示,在交流輪崗期間,聆聽松榆校區美術教師王秀梅的《風筝》一課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介紹,《風筝》是六年級教材中的課程之一,課程利用帶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帶領學生設計、創作傳統風筝的圖案。在課堂後期,教師引入一些新的創作方式,例如在熱縮片上進行創作,後加工為鑰匙扣、書簽等與風筝相關的文創産品,這些将美術作品制作為文創産品的形式為張旭麗提供了教學借鑒。
與此同時,張旭麗也嘗試将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帶到了松榆校區。在課堂上,她采用富有童趣的闆書、闆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頒發小獎狀等形式,增強家校互動,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張旭麗看來,交流輪崗能夠讓教師借此契機,互相學習交流,相互促進。
垂楊柳中心小學美術骨幹教師韓笑也是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參與者之一。從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她在集團内的馨園分校開展交流。
韓笑将垂楊柳中心小學本部金帆書畫院的美術教學理念和方法帶到馨園分校,例如在今年馨園分校承辦的教學展示活動上,韓笑将近幾年金帆書畫院優秀的展示方式帶到了本次活動中。韓笑介紹,學校金帆書畫院在作品展示時強調展示方式的多元化,認為作品展示不能隻停留于平面展示,在此次馨園分校的教學活動中,她與馨園分校的教師共同研究展示方式,并最終選擇了視頻與懸挂式展示相結合方式,受到了專家的肯定。
與此同時,韓笑也在馨園分校中看到了科技特色。韓笑表示,通過觀看學生校内的無人機表演展示及與組内老師的溝通,她發現馨園分校的學生們對科技有着極大的興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她盡可能将美術與科技相融合,比如在滴染作品創作中,帶領學生将作品以紙飛機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在玩中學。
作為教師交流輪崗的見證者,鐘亞利認為,交流輪崗在促進教師發展、發揮骨幹教師專業引領作用的過程中,管理者仍應“持續改進,保持清醒頭腦”。“我們肯定還有很多的地方做得不是很好,不是很成熟,我們還需要更細緻地去調研,更細緻地為老師的發展謀劃。這樣大家心往一處想,我們就能更細、更好地把這件事兒做下去。”
【案例名片】
垂楊柳中心小學創建于1962年,已有60年的發展曆史。目前,垂楊柳中心小學與金都分校、勁松分校、馨園分校、景園分校,五校(16址)共同組成垂楊柳中心小學教育集團。垂楊柳中心小學六址辦學,106個教學班共3900名學生,260名專任教師中各級各類骨幹教師超過50%。鐘亞利,垂楊柳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校長、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産黨員、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
【同題問答】
新京報:未來,你希望在哪些方面推動教育發展?
鐘亞利:我覺得需要進一步統一政府、社會和教育人,對黨的教育方針的準确理解和正确實施,徹底摒棄一切違背規律、不切實際、急功近利的錯誤做法,在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協同育人的素質教育的方向上,做真功、出實績。
新京報: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教育領域将有哪些新變化?
鐘亞利:對于教師隊伍,未來除了通過交流輪崗進一步盤活存量,我們也需要抓住新老交替的一個高峰期。我們統計了一下我們學校的情況,大概在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有接近20名出生于1968年到1972年的女教師迎來退休。我們應該未雨綢缪,吸引更多的優秀畢業生,讓學校内、區域内的優秀教師得到更加系統的培養,使教師發展更具專業性、引領性、适應性和持續性,為教育事業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新京報記者 吳蘋蘋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