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
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賞析】這是寫景之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比自己。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了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開頭二句寫景,着意刻畫水色山光之可愛,雖深秋,山依然蒼翠,水依舊潺流。三、四兩句,轉而寫情。倚杖柴門,臨風聽蟬,神馳邈遠,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間寫景緻。渡頭落日,墟裡孤煙,地道山村風物。最後兩句再寫人情。接輿、五柳、潔身自好,高風脫俗。風光無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前兩句捕捉了“花落”這一動态用以反襯春山寂然若虛的空曠,映襯出春山之幽靜。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谧,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閑适: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隻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着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将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釋】1.暝:日暮,傍晚。歇:幹枯。2.随意:任憑。3.浣:洗。4.浣女:洗衣服的姑娘。5.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謝了。歇:凋謝。春芳:春草。6.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隐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賞析】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于詩情畫意中寄托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靜閑适,清新宜人。颔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靜閑适,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滌後的松林,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彙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于拾級而上的石闆上,又順着山澗蜿蜒而下,發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的“小夜曲”奏鳴。“照”與“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仿佛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詩人也仿佛覺得自己也被洗淨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禅意非隐居者莫屬。蘇轼把此聯譽為“詩中有畫”的典範之秀句。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菩薩蠻·數家茅屋閑臨水 王安石
數家茅屋閑臨水,輕衫短帽垂楊裡。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鹂一兩聲。
【注釋】這是王安石晚年罷相後隐居江甯半山時作的一首小令。(據馮贽《雲仙雜記》引《高隐外書》雲:“顒攜黃柑鬥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鹂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
【賞析】開首“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裡”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環境與身份。一個“閑”字渲染出淡泊甯靜的生活環境,也點出了作者擺脫宦海遠離風塵的村野情趣。接着“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兩句是寫景:一夕春風來,吹開萬紫千紅,風光正似去年。但是,作為一個曾經銳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對花事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僅僅是時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歎息,更包含着他壯志未酬的憂愁。“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作者醉酒晝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參預政事,生活是如此閑逸,但是,酒醒夢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風明月,而是風吹雲走、月翳半規的昏沉夜色。 最後二句自然地歸結到閑情上:“何物最關情,黃鹂三兩聲。”作者自問自答,寫得含蓄而餘韻悠長。可見王安石的寄情黃鹂,不僅是表現在鳥語花香中的閑情逸趣,更是顯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塵拔俗的鲠直人格。
【專題解讀】
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谧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贊美大自然雄奇秀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甯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園詩的分類】
主要分為山水詩和田園詩兩大類。
所謂的山水詩,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歌,謝靈運乃是開山水詩一派的巨匠。
所謂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鼻祖。
唐代田園詩、山水詩兩種風格彙流,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代表詩人有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的産生原因】
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由于詩人仕途失意或厭惡官場的争名奪利、互相傾軋,渴望遠離世俗社會,追求自由閑适的心境,從而把這種理想寄托于美麗的大自然或淳樸的田園風光。
二是詩人出于對山河的熱愛,贊美大自然雄奇秀麗,表達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或抒發豪邁的情懷。
【自主探究——提煉情感主旨】
1.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羁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前堂。
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颠。
戶庭無雜塵,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 。
4.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釋】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了安甯,妻子兒女同聚一處,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這首詩正作于這期間。
【賞析】“抱”字,不但表現出“村”四周是水,而且在拟人中,把“江”動态化,并突出了村與江的關系,這樣也就照應了标題。次句中一個“幽”字,明顯的點出了江村幽靜的環境。整首詩由上而下:先梁上燕子,再寫水中的鷗鳥。表現了燕子和鷗鳥那“自去自來”和“相親相近”的閑情逸緻生活。
頸聯對偶句的運用,通過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态,通過稚子敲針作釣鈎的專心緻志,表現出農家人恬靜的生活情态,以此表現出詩人經過戰亂後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詩人從眼前和樂安甯的生活場景中發出感歎:有老朋友贈送我糧食和他的俸祿,我這個平凡卑賤的人還有什麼可求的呢?這兩句看似慶幸、表示滿足的話,仔細讀來,其實不知潛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5. 題西林壁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6.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賞析】“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後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采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衣和食的兩大農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這首詩全篇語言樸實生動,風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表達了作者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美之情。
【情感歸納】
1.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
2.表達對閑适恬淡的田園生活的喜愛、向往。
3.表達對官場仕途的厭倦,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憤怒以及對歸隐生活的喜愛。
4. 悠然閑适中隐含着悲苦(出世與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對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6.歌頌勞動生活,表達對勞動人民的贊美。
【常見意象】
1、景物:郭外、原野、農田、墟落、炊煙、白雲、清泉、郊外、草屋、柴門、荊扉、竹林、霞光、露珠
2、人:鄰人、野老、農夫、樵夫、漁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
3、農具:耒、耜sì、锸、鋤頭、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動物:雞、犬、牛、羊、蠶、蛙
詩人常會選取炊煙、桑麻、桃李、麥苗、豆苗、菊花、雞、犬、禽雀、眠蠶等體現對閑适恬淡的山水田園生活的熱愛的意象。選取野徑、古木、荊扉、柴門、空林、空山、鸾鶴(超凡脫俗的靈鳥)、孤雲、禅房、古寺、暮鐘等具有隐逸特點的意象,用五柳、接輿、伯夷、叔齊等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來自比。
【常見意境特點】
閑适恬淡 清幽明淨 清新明麗 恬靜優美 高遠深邃
淡雅幽遠 安谧美好 清冷幽靜 遠離塵俗 清幽靜谧
【常見典故】
(1)采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采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2)式微:《詩經》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表歸隐之意。
(3)鷗鹭忘機:出自《列子・黃帝篇》。“忘機”是道家語,意思是忘卻了計較,巧詐之心,與世無争,後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為懷。
(4)嚴子陵:名嚴光,字子陵,東漢著名隐士。
【語言風格】
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簡練生動;簡潔淡雅;不加雕飾
【高考零距離】
1.(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陸遊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1】黃昏。
【注釋】耿:微明的樣子。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清風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後留下的字迹。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内容的理解。第二句開頭“往歲”二字點明“叩門求漿”是作者回憶往事,而末句的提到的“新月出現的黃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選項不正确。
(2)“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備“的一項是( )(3分)
A. 梁台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隐《齊宮詞》)
B.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 春來茗葉還争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裡《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古典詩歌的内容理解和表達技巧。B選項中,“橫笛聞聲”為聽覺,“紅旗”和“雪”為視覺,體現了“聲色兼備”;A選項中,“歌館”和“鈴”隻是體現了聽覺,沒有體現視覺;C選項中,“争白”和“放紅”隻是體現了視覺,沒有體現聽覺;D選項中,“留酸軟齒牙”體現了味覺,“分綠”體現了視覺,并沒有體現聽覺。
(3)“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遊的另一首紀遊詩《遊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參考答案】相同點:都寫鄉村風光和對鄉村的熱愛之情。
不同點:(1)《西村》側重于對自然風光的描寫。通過“風送禽語”和“苔侵墨痕”表現山村風光的幽靜;《遊山西村》除卻自然風光外,更側重描寫山村的人情和古風民俗。通過對“蕭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寫和“衣冠簡樸”的村民的描寫,表現山村生活的淳樸和作者的喜愛之情;
(2)《遊山西村》在寫景之外還蘊含哲理,表現出逆境中往往蘊含着無限的希望。
2.(2016年天津卷)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1)“滿目望雲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望”:照應題目中的“登台”,引出後面描寫的景物。
或“空”:①營造空曠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請結合詩句說明颔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
【參考答案】①動靜結合。落日與鳥,是動态描寫;秋日原野,是靜态描寫。
②寓情于景。通過描寫秋原的空闊,表現出詩人閑适的心境。
(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
【參考答案】一個“閑”字,點出閑景、閑人、閑心,寫出了環境之美、閑适之情。
【模拟加強練】
1.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②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期。②欸乃:指漁歌,另一說指搖橹聲。
1.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兩項是( )
A. 這首詩以時間為序,描述了漁翁的活動: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魚。
B. 三四句的描寫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蹤:漁翁不知何時已離岸。
C. 日出之後,“欸乃一聲”打破了山水的甯靜,詩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轉入昂揚。...
D. 蘇轼說“子厚晚年詩極似陶淵明”,此詩與“采菊東籬下”一詩風格正相似。
E. 柳宗元的名詩《江雪》中所表達的主旨與此詩具有相似之處,且兩首詩的格調與意境完全相同。
【參考答案】CE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C項格調沒低沉; E項意境不同,而且《江雪》格調低沉。
2. 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怎樣的漁夫形象?詩人在漁夫身上寄托了那些情感?請結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本詩刻畫了一位自由閑适而又遠離俗世的高潔的漁翁形象。他飲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漁歌體現了他的悠閑與高潔;詩歌中的五六句中“天際下中流”“雲相逐”欸乃一聲等句體現他寄情山水的灑脫與閑适。詩人借此表現自己對閑适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孤高的品格的堅守。
2. 早秋山中作 王維
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
豈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
草間蛩響臨被急,山裡蟬聲薄暮悲。
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注】①這首詩疑作于王維四十多歲的時候,過着半官半隐的生活。②尚平,字子平,東漢朝歌人。為子嫁娶畢,即不複理家事。後用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實。③蛩,蟋蟀。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确的兩項是(5分)( )( )
A.“無才不敢累明時”寫出了詩人的謙虛,他認為自己沒有才華,就不拖累聖明的時代了。
B.詩歌通過“故籬”“蟬聲”“柴門”“空林”“白雲”等意象,交待了詩人生活的山林田園環境。
C.詩歌符合律詩對對仗的要求,頸聯中“草間”對“山裡”,“蛩響”對“蟬聲”。整齊勻稱,節奏鮮明,富于音樂美。
D.頸聯從聽覺的角度來描寫臨秋的蟋蟀響急,薄暮的寒蟬聲悲,照應題目,寫出了早秋山中的安靜空寂,給人一種蕭索落寞的感受。
E.全詩運用多種藝術手法描寫景物和傳情達意,如反語,用典,以動襯靜,渲染,比喻等。
【參考答案】AE(A詩人沒有自認為沒有才華E沒有比喻)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①對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說自己“無才不敢累明時”,是謙詞反語,埋怨自己滿腹才華,卻不被知遇重用。
②對仕途世事的厭倦,對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聯兩個典故,表明詩人與尚子平、陶淵明一樣的意欲歸隐山林的思想,而且歸隐之心非常迫切
③理想落空、獨守山林生活的些許落寞。頸聯的環境渲染悲涼的氛圍,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聯的“寂寞”“空”“獨”更是直接點出了這種情感。(每點2分,一共6分)
(如果第三點答閑适的田園生活的惬意。每天在林中散步,獨與白雲相伴,如閑雲野鶴一般,充滿幽居的情趣。可酌情給分)
3.
歸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圖
亂後燒殘數架書,峰前猶自戀吾廬。
忘機漸喜逢人少,覽鏡空憐待鶴疏②。
孤嶼池痕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門多長者車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的中條山上,是司空圖的故鄉。②鶴疏,書體名,古時用于招納賢士的诏書。③逃名,《漢書·逸民傳》載:東漢人法真恬靜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遠世,世人謂之逃名。④長者車,達官貴人的車。
(1)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首聯上句寫詩人故居在兵燹之後受到的嚴重毀棄:“亂”指戰亂,“燒”讓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燒殘”點明故居經過火燒,已洗劫一空,隻剩下幾架殘破不全的書了。
B.首聯下句表現詩人對故鄉執着的熱愛:“猶自”充滿着人世滄桑之感,“戀吾廬”表明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會不要再有戰亂發生。
C.颔聯上句表現詩人歸隐後在舊居中屏絕塵嚣、泊然甯靜的心境:“忘機”是不用機心、不計較一切貴賤榮辱,點明詩人歸隐故鄉的真正原因。
D.颔聯下句寫詩人對過去生活的反思:對鏡自照,詩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後悔自己沒有在更早的時間辭官歸隐,表達了詩人不再做官的決心。
E.尾聯通過用典,委婉但卻堅決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樣做逃迹的隐士,與擾攘争奪的政治絕緣,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2)請簡要賞析詩歌頸聯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異同。(6分)
【參考答案】(1)相同點:①都描寫了春天的景色,營造了一種清新明媚、生機盎然的意境。本詩描寫了水滿春池、孤嶼留痕、春花盛開、雨後初晴的景色,白詩描寫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樹、春燕啄泥的景象。②都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2分)
不同點:①使用手法上,本詩頸聯化靜為動,用動詞“漲”描寫滿池春水,下句靜态描寫,動靜結合;白詩都是動态描寫。(2分)②表達情感上,本詩通過表達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來表達了歸隐田園後的快樂之情,白詩主要表達對春天景色的喜愛。(2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