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之後,明顯的可以發現天氣有微微轉涼,但是秋老虎的到來,讓天氣真正的涼下來要到十月份左右,處暑之後,時常會有降雨的情況,正是因為降雨過多,所以才會有氣溫的逐漸下降,其次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導緻太陽的輻射逐漸減弱,如此一來,才會出現秋高氣爽的好時節,民間有一句俗語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的雨,能夠降低地表的溫度,同時也使大氣中的氣溫明顯下降,晝夜的溫差雖然大,但是也能夠逐漸地讓天氣走向涼爽。
處暑過後,其實天氣還是非常炎熱的,并非到了這個時候,暑熱就消散了,這是因為地表的溫度在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季之後,地面的熱量積累了不少,所以才會有這麼炎熱,處暑意味着夏天剛結束,莊稼正在生長的時候,溫度太低也不利于莊稼的生長。處暑在出伏之後,前方就是“秋老虎”了。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為炎熱的階段,出伏後悶熱天氣會逐漸退去,但是還會延續熱上一段時間,這就是所謂的“秋老虎”天氣,意思是說雖然沒有夏季的酷熱,但秋老虎還會有一定的威力。
處暑過後,其實天氣還是非常炎熱的,并非到了這個時候,暑熱就消散了,這是因為地表的溫度在經過了一個,處暑之後降雨量也逐漸減少,所以溫度下降的會比較慢,中國古人将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
1、氣溫下降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産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2、秋高氣爽
處暑,開始影響中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幹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隻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若空氣幹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别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
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适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