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家對中考進行了改革,預計于2023年将覆蓋全國,此次改革究竟是好還是壞,新入學的同學該如何應對呢?下面就跟随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2022中考改革如何應對”這篇文章吧!
中考雖然不及高考那樣受到的關注度高,但是也是檢驗小學6年、初中3年的努力成果,初中生是否達到畢業水平的條件。前幾年大多數人會說,中考隻是學生學業的一道分水嶺,高考才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但是随着2022年中考全面改革,中考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和他們将會接受什麼水平的高中階段教育。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中考和高考對學生來說就成了必要的階段,在每個學業十字路口顯得異常重要,因為它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命運。兩個考驗就能決定學生的文化成績和将來的學業之路,随着近年來中考不斷改革,2022年中考将會迎來大的改革。
中考改革的意義
中考改革使考試題型難上加難,今年的考生更難考上高中。“五五分流”調整招生比例的政策加上禁止公立學校複讀,在增加科目和分數的同時都成為了學生進入高中的一次又一次障礙。然而,中考改革并不止于此,伴随着“五五分流”政策的出台,“指标到校”政策也相繼走向了教育政策的舞台,将在2023年實現全面覆蓋。
在今年的中考改革中,科目的涉及更為廣泛。根據中考改革方案,将美育納入中考,體育,藝術,音樂等科目雖然占據分數不高,但也成了必修科目,每一科的成績都會影響到中考的最終成績。真正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預計2023年全國覆蓋。也就是說,學生的升學壓力至少要翻倍,有一半的學生進入不了高中,隻能選擇中職院校。
分流政策的實施
随着中考體制改革,新的中考模式下,學生中考失利後隻能去中職院校就讀。“指标到校”政策5:5的分配,普職比意味着将會有接近一半的學生被分流,可以說他們基本上與高中無緣,被分流的學生不代表前途無望,他們還可以從職高技校或複讀中進行再一次的就學機會。
社會上對于職中,技校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師資力量薄弱,全靠硬件設施硬撐,學校管理差,學生混日子的印象中。學生就讀職高與普高畢業後,孩子的發展差距十分明顯,就業環境的不同,薪資待遇的差距令不少家長更傾向于複讀。
中考科目的改革
中考科目以及各科考試的内容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體藝正式走進考試範疇,正式成為考試科目,而且所占分值較高,被家長和學校一度關注并增加課時訓練。面對如今升學壓力大學生可能會出現分身乏術的問題,相比較其他學科,這兩門學科的難度較低,有學生一度歡喜,認為這次改革終于出現了送分科目。
美術課應該是所有科目中存在感最低的學科,之前教育的不重視,導緻美術課就好像形同虛設一般,毫無存在感。想要學習美術課,家長就要花費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報輔導班進行提升,長期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造成家庭經濟壓力。
體育對于學生的體質改善和鍛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之前的幾年,“體育”并不在主科範疇,學生體質參差不齊,這項考試不利于那些體質偏弱的學生,反而可能會拖整體成績的後腿。
初中生如何應對中考改革?
展望整個教育改革,其實将這兩門學科納入考試範圍當中,對學生利大于弊,同時能夠幫助國家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促進當代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别是體育,這些年來,少年兒童的體質一度成為負數,形成了“讀書傻,傻讀書”的形式,這次改革增加體育學科在中考中的比重,能夠有效讓學生和家長意識到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體育分占分值得60分,這個分值相當于主科分值。語數英依然是主科,成績依然是硬性指标,無論中考改革政策怎麼樣調整,學習基礎還是最關鍵的,想順利進入高中,就必須保證自己的分數足夠高。中考成績以710分為總分,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就達540分左右,也就是說至少要在500分以上,達到600分以上重點高中才有希望。
從今年開始實施的中考改革各類政策,我們已經很容易看出,國家加大對于技術人才的培養,小學的基礎和初中的逆襲都是關鍵。作為學生還是要努力上進多學習知識,以飽滿的狀态來應對各種教育改革才是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