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約了和D君喝茶談閑天,結果D君姗姗來遲,愁眉苦臉。我便關切地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他這樣地愁苦。
過了良久,看起來失魂落魄的D君,才喃喃地說:“壞了菜了,平時極少有機會見到的重要大領導,今天來辦公室視察,問了我幾個工作上的問題,我一着急,說錯了話,事後部門領導嚴厲批評了我,都怪當時太緊急,我沒有工夫想,如果給我時間準備,我不會這樣急不擇言的。”
我看着D君捶胸頓足後悔莫及的模樣,不知道如何安慰他,默默地給他倒了杯茶。
我邊喝茶邊陷入了沉思,我想到了魯迅先生的名言:
“急不擇言”的病源,并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
魯迅先生真的是個神人,說話一針見血,直指本質。如果D君平常工作的時候,做事有條理,又善于思考和總結,遇到大領導突然問幾個工作上的問題,又何至于“急不擇言”呢?
常言道,真正的高手從不指望臨場發揮,随機應變隻不過是外人的錯覺而已。普通人眼裡隻能看見高手臨場發揮時的鎮定自若,然後就盲目膜拜人家的應變能力,根本不願意花心思側面了解高手平時是如何思考和工作,更何況要求自己平時就堅持向高手學習。
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看戰争題材的影視劇,特别喜歡那種戰鬥很精彩的,看得熱血沸騰,蕩氣回腸。其實戰鬥本身,就相當于臨場發揮,雙方主帥,雙方将領,雙方士兵的共同的臨場發揮。
究其本質,這些獲勝的精彩戰鬥,真的是靠臨場發揮取得勝利的嗎?真正組織和參與戰鬥的人,恐怕沒人會這麼認為。他們不可能寄希望于臨場發揮來赢得戰鬥,相信他們在平常都是秉着“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原則,科學而又刻苦地訓練;在戰前都是反複勘測地形,收集信息情報,并把戰場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都提前仔細考慮并制定好了應對方案。
記得《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這本書中說過,行軍,宿營,訓練都是戰鬥的一部分,甚至是比戰鬥本身更重要。但是,我們平常聽得最多、看得最多的,基本都是戰鬥故事,很少行軍故事,極少宿營故事,幾乎沒有訓練故事。實際上呢?功夫都在沒故事的地方。
思緒回到現實,我看到D君依然愁容滿面,不住地唉聲歎氣。如果我隻想安撫他的情緒,大可以在他面前埋怨他們大領導,搞什麼突擊提問,根本不給人準備的時間。可這有用嗎?不找到根本原因并改變自己,相信下次大領導再來一次突擊提問,他仍然還會“急不擇言”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