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農村過去有很多優良的傳統,例如勤儉持家、愛惜糧食等等。所以傳統的農村人是非常節儉的,大到家裡的吃穿用度等各項開支,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小到針頭線腦、雞毛零碎,都要物盡其用。否則,一句“敗家子”就可以讓一個人既擡不起頭,也過不好日子。
過去有很多地主老财,家裡有良田、金銀、房産、奴仆,幹活的時候有長工、短工、忙月,相比起一般的貧苦佃農而言,可謂是吃穿不愁、富貴有餘。但在過去的鄉村依然有很多老地主,并非人們想象和傳言的那般生活奢侈糜爛,過着紙迷金醉、一擲千金的日子。相反,他們會依然保持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
在我們故鄉當地,就曾經有一個地主,不論是外出散步還是走親訪友,隻要出門準帶着糞簍子和糞耙子,沿途遇到人畜糞便,都要悉心認真地撿拾起來,背到糞簍裡帶回家。這樣天長日久地積累下來,一年總能堆起一座高高的土肥堆。這地主這麼做,一來可以積攢肥料,讓地裡的莊稼長得更加茂盛;二來也是身體力行地給子孫示範,讓子孫們任何時候都要不忘本,牢記“家從細處有”的古訓。這句古訓,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細節決定成敗”的格言。
地主老财們都這麼勤儉,其他的人當然就更不用說了。外出看到任何有用的東西,柴禾、磚塊、繩頭、破布等等,稍微有點用處的東西,都不會被平白無故丢棄,總有人會搜尋回去,給這個物件找一個妥善的去處。但在過去的農村社會,即便是再勤勞節儉的莊稼人,也不會撿拾一類東西回家。因為從古以來就在鄉間流傳着一句俗語,曆經長時間的古老相傳之後,這句俗語已經隐然蘊含着某種“金科玉律”的意味。
這句俗語就是“生鐵爛銅,拿回家死人”。“生鐵”不是素常人們說的與熟鐵或鋼材相對應的鐵,而是專指那些生鏽的鐵;“爛銅”則是指那些已經朽壞、發綠的銅。“生鐵、爛銅”兩者合并起來,就是代指那些說不上名堂,或者已經朽壞、生鏽的一切鐵塊、銅片,乃至所有樣貌老舊的金屬物件。
這句口口相傳的俗語是非常有威懾力的,因為僅僅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俗語更像是一個充滿了惡意和怨毒的詛咒。上天有好生之德,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任何人從骨子裡講都是“貪生怕死”的,“好死不如賴活着”嘛!因為但凡違背了這句古訓的直接後果是導緻家庭成員的死亡,所以過去的農村人外出幹活或者行路,遇見别的有用東西都會撿拾回家,但唯獨對“生鐵爛銅”類的不明金屬物件畏若虎狼、避如瘟疫。即便到了現在,金屬材料在農村乃至整個社會也是相對稀缺的資源,一些廢鐵、廢銅可以再加工為農具或其他用品,至少可以變賣為錢,但因為這句訓誡,人們是絕對不會撿拾的。
這句古訓就這麼流傳着,但是沒有人深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至于靈驗不靈驗,這也沒有人特意去印證,因為這樣的驗證潛在的風險太高、成本太大。但有一個很顯著的反面例證,就足以證明這句古訓的迷信之處和蠱惑之意。那就是那些以考古、盜墓、文物古玩收藏為職業、生計和愛好的人,他們無法避免地要經常和類似“生鐵爛銅”的玩意打交道,更難免會将這些東西帶回家乃至收藏起來。但很少聽說有某某人的死亡原因是由某個“生鐵爛銅”直接導緻的。
如果按照現在的科學思想來探究“生鐵爛銅,拿回家死人”這句古訓的淵源,大概可以歸結為三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就是古時候的人認為這些不明來曆的破舊金屬物件是晦氣的。因為這些物件來源最有可能隻有兩種,要麼是古墓、廟宇裡面流落出來的古物,從這些地方來的東西本身就可能帶有某種邪祟或者精靈;要麼就是被其他人家使用到朽壞,人家當作一個廢物扔掉的,這也帶着破敗的意思,很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氣運。在迷信思想盛行的古代社會,以此為理由形成這樣一個古訓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種可能就是這類物件有附着某些病源的潛在危險。很多金屬埋藏在土壤中之後,随着自體腐朽,一些有害病菌也會附着在其上,形成某種特殊的附着關系。在過去醫療技術落後的情況下,感染破傷風就等于判了死刑。例如那些埋藏在土裡的生鏽鐵器要是紮、劃傷人體,就一定要去打破傷風疫苗,因為破傷風杆菌在生鏽鐵器上附着的可能性很大。再有就是烈性傳染病炭疽,其芽孢可以在溫度、水分适宜的環境下存活數十年乃至近百年之久,倘若這些芽孢附着在出土的金屬物件之上,就很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傳染病,到時候就不是一個家庭死人的小事了。古人雖然沒有微生物的概念和檢測手段,但可能根據一些經驗性的事實,已經意識到了這些不明金屬物件的潛在危險,所以就留下這樣的古訓。
第三種可能性就是為了維護良好的社會風尚。金屬物件因為其稀缺性,所以很容易讓一些人為了利益需要,在撿拾不能滿足其欲望的情況下,逐步铤而走險,走上搶奪、偷盜的邪路,最終淪為地方的禍害和社會的敗類。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一旦沾染上偷盜的習氣,便很難改邪歸正,更難務正業、走正路。一些家庭為了教育孩子,就故意編造出這樣危言聳聽的話語,用來訓誡和威懾年幼的孩子,讓他們既要保持勤儉持家的美德,更要自幼戒除貪圖小便宜毛病,讓孩子端端正正地成長。
對于這句古訓的分析僅為一家之言,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高見。
(觀點與視角原創作品,歡迎讀者朋友們關注本自媒體号并參與互動;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