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尤節”,是苗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起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炎帝與蚩尤逐鹿中原,後蚩尤戰敗被殺。其後裔被迫遷徙至如今的貴州黔東南丹寨一帶。至此後世代繁衍生息。為了紀念他們的先祖蚩尤,每年農曆10月的第二個醜日苗人都會開展聚會,以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進行祭奠。因此稱為“祭尤節”。
揚頌、臘堯(黔東南苗寨)人家過“祭尤節”準備非常充分。在節日來臨前的3-5天,每家每戶要提前準備好一壇“苗酒”(一種隻釀不蒸餾的甜酒),節日的前一天,要蒸上糯米粉和打粑粑(一種當地特色美食)。當天早上男主人要下河罩魚,罩上肥美的鯉魚回家煮熟備用,另準備野外摘來枸樹葉等所需物品。
節日當天早上九點左右,全族人開始舉行祭祀儀式。打火鐮取聖火,鳴炮、鳴号等前奏,之後在神龛下安置祭品,擺上9個碗、9張枸樹葉、9張青菜葉、9條鯉魚,其中三種食品的堆放層順序為:先樹葉,後菜葉、鯉魚放上面。擺成9份。擺好後,即請祭師念誦祭詞。約念半個小時,其間要供飲9次酒,散祭品9次,供與9位祖公。每次飲酒前,接碗者先戽幾滴于地下,然後才喝;每斟換一次酒,祭師都要念誦一段相應的祭詞,并占竹卦于地,竹卦必須是左撲右翻方為願。念完一段祭詞,就要鳴大号、宰祭牛,接着把供品分發給在場人同食。祭師随後又繼續念祭詞、送先祖。
苗族“祭尤節”,用火鐮取聖火、鳴鐵炮、鳴大号
祭祀完後,客人應主人邀請,圍着餐桌動手喝酒吃肉。主人一邊吃,一邊熱情地勸酒,期間觥籌交錯,各抒己見。酒過三巡,主人還邀客人猜拳行令。等到主客雙方酒足飯飽後,男人還要舉行射箭、罩魚、扳手勁、扭扁擔等活動。
随着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又興隆起來。節日的内容由過去較單一的現象,發展到了唱歌、跳蘆笙、賽唢呐、鬥鳥等民間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女人于酒桌邊還順手拿起闆凳,翩翩地歡跳起闆凳舞。
丹寨縣境内居住的還有漢、水、侗等民族,但唯有苗族過“祭尤節”。其祭祀儀式用的供品食物不是雞、鴨、豬肉等現代的美味佳肴,而是用樹葉、菜葉、魚。
2005年,“苗族祭尤節”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身着節日盛裝的苗族村民參加“祭尤節”
苗族婦女喝下祭祀前準備的苗酒
身着節日盛裝的苗族蘆笙手在“祭尤節”祭祀儀式中吹奏蘆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