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去年典型消費侵權案例,知名面包品牌85℃的“假肉松面包”上榜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稱,當事人為降低面包的制作成本,以肉粉松為原料制作了兩款産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差不多3 斤瘦肉才能做出1 斤真正的肉松。因此,常常會有生産廠家用豆粉和肉進行配比,以價格更低的原料“ 肉粉松”,做出接近肉松的口感。不少顔色好看、香味撲鼻的“肉松面包”,實際上大多用的是肉粉松,并不是真肉松。
“肉粉松”是用純肉加油、鹽後制作的,除此之外,制作時還會加入大量的豆粉,一方面能增重控制成本,還能讓肉松變得更香酥。好在這些原料不是什麼易過敏或引發問題的食物,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但花了幾十塊錢買的肉松面包,裡面卻沒有肉松,對消費者來說很不公平。
◎看外觀
真的肉松呈現出很明顯的絲狀,比較有彈性。
◎看口感
如果發現肉松很松軟,上面還有一些顆粒樣、粉狀的東西,不怎麼嚼卻“入口即化”,則可能是用了豆粉。
◎看配料表
最簡單的方法,還是直接看配料表。如果用的是肉粉松而不是純肉松,通常都會标注出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