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年如何區分四季

一年如何區分四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3:18:41

一年十二個月,古人依次把它分成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季三個月。後來又以夏曆為依據,從正月開始,依次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直到十二月結束,每個月對應一個名稱。《楚辭》上說:“方仲春而東遷。”這裡的“仲春”,指的就是夏曆的二月。

但古人對一年的劃分,并非從一開始就是分為春夏秋冬四季的。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隻分為春秋二時,我們常用“春秋”表示一年,就是這麼來的。它并不是春夏秋冬的省稱。《莊子》上說:“蟪蛄不知春秋。”這裡的“春秋”,就是指一年。曆法逐漸精密以後,古人從春秋二時中再分出冬夏二時,這才有了春夏秋冬。也正因為冬夏是從春秋中再分出來的,所以有時古人排列四時順序,就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

一年如何區分四季(如何區分四季)1

話說二十四節氣

古代的農業生産和時令、氣候息息相關。随着生産的展開,時令和氣候變化的規律,逐漸被人們發現和總結,二十四節氣就是古人發現總結的成果。所謂二十四節氣,是指古人為了反映物候的變化,把一年365日平分成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等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系統是陰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隻要去翻一翻挂在家中的陰曆,就可看到。二十四節氣的名目和順序在下: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驚蟄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滿

五月 芒種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處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比較難記,人們為了方便記憶,做過許多關于“二十四節氣歌”的總結,廣泛流傳的一篇是這樣的: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四個節氣是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這兩天,晝夜長短是相等的,所以《堯典》把春分稱為日中,秋分稱為宵中,《呂氏春秋》把它們統一稱為日夜分;夏至這天晝最長,夜最短,冬至這天,晝最短,夜最長,所以《堯典》把夏至稱為日永,冬至稱為日短,《呂氏春秋》把夏至稱為日長至,冬至稱為日短至。

現代人是用公曆和鐘表記錄時間,古人沒有公曆和鐘表,那麼古人是怎麼記錄時間的呢?

紀日法

古人紀日,用的是幹支。幹指天幹,支指地支。天幹有十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幹和十二支一共可以排列組合成六十個單位,叫做六十甲子:

一年如何區分四季(如何區分四季)2

以上六十個單位,每個單位表示一日。有了這六十個單位,日子就可以記錄了。例如昨日是甲子日,那麼今日就是乙醜日,明日就是丙寅日,往後的日子依次順推;甲子日的前一日,就是癸亥日,往前的日子依次逆推。六十個單位輪完一圈後,再周而複始。

古代有些日子,有特定的稱呼。例如,每個月的第一天稱為朔,最後一天稱為晦,小月的十五日、大月的十六日稱為望,望後緊挨着的日子稱為既望。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說:“三五二八時,千裡與君同。”這裡的“三五”和“二八”就是指望日,三五等于十五,“三五”指小月的望日,二八等于十六,“二八”指大月的望日。蘇轼《前赤壁賦》說:“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這裡則說到了“既望”。

一天之内的時間,又是怎麼記錄的呢?

從大的方面來說,古人是依據天色,以晝夜為單位,分成若幹個時段。例如日出時稱為旦、早、朝、晨等,日落時稱為夕、暮、昏等。太陽升到天空正中時稱為日中,将近日中的時辰稱為隅中,太陽西斜時稱為昃。古人一天兩餐,前面的一餐,是在日出之後隅中之前,這一節時間,稱為食時;後面的一餐,是在日昃之後日入之前,這一節時間,稱為晡時。日入之後,就是黃昏了,黃昏之後,就是人定了,人定之後呢,就是夜半了。夜半以後,就是黎明。天将亮的時間,稱為昧旦,昧旦又稱昧爽。此外表示天亮的時間的,還有平旦、平明等。至于雞鳴,是指昧旦前的一段時間。雞鳴和昧旦先後相續出現。《詩經》說:“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這裡就說到了雞鳴和昧旦。

從小的方面來說,随着時辰概念的形成,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每個時辰正好和我們現代的兩小時相等。這是能一一對照上的,例如夜半十二點(即二十四點)是子時,所以古人說夜半是子夜;淩晨兩點是醜時,四點是寅時,上午六點是卯時,其他依次順推。

近代時,近人又把古人的十二個時辰中每個時辰細分為初、正。例如原來晚上十一點和十二點都是子時,分出初、正之後,晚上十一點就是子初,夜半十二點就是子正,等等。這樣,也就等于用古代的概念,把一晝夜分成和現代相等的二十四小時了。

紀月法

古人紀月,一般用的是序數,從一月開始,一直記到十一月、十二月。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份,稱為正月。每個月在先秦時代,大約都是有特定的稱呼的,例如《楚辭》把正月稱為孟陬,《詩經》把四月稱為除,十月稱為陽,《國語》把九月稱為玄,等等。

“月建”是古人的另一種紀月方法。所謂“月建”,就是把十二個月份配上十二地支,一般是把冬至日所在的夏曆十一月,配上十二地支中的子,叫做建子之月,由建子之月順推,就可以記錄月份了。

年次紀年法

古代最早的紀年法,就是年次紀年法。所謂年次紀年法,是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進行紀年,例如公元前770年,古人記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那麼公元前769年,就記為周平王二年、秦襄公九年等。這樣,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記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了為止。

年号紀年法

漢武帝時開始有年号。以後每個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号(稱為“改元”),并用年号紀年。後來日本、越南、朝鮮、高麗紀年受到中國影響,也都使用過自己的年号。現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年号怎麼紀年呢?例如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立年号為“建元”,所以這一年就記為建元元年,次年就記為建元二年,依此類推。如果年号改了,便按着新的年号,重新紀年。年号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标志,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号,就是标志着藩屬、臣服于對方了。如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号,就都是表示臣服。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農民起義建立政權也常常自立年号紀年。

星歲紀年法

這是戰國時出現的紀年法。星歲紀年法中的“星”指歲星,“歲”指太歲。星歲紀年法實際是歲星紀年法和太歲紀年法的合稱。這裡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什麼是三正

春秋戰國時,有夏曆、殷曆和周曆三種曆法。三種曆法有一個很大的區别,即歲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周曆的歲首是冬至日所在的建子之月(這時是夏曆十一月),殷曆的歲首是建醜之月(這時是夏曆十二月),夏曆的歲首是建寅之月(這時是夏曆正月,即後世所說的陰曆正月)。比較三者,可知周曆比殷曆早一個月,比夏曆早兩個月,殷曆比夏曆早一個月。三正歲首的月建不同,這樣一來,四季也就随之不同了。下面是三正的對照表:

一年如何區分四季(如何區分四季)3

先秦古書用來紀時的曆制,三正都有,并未統一,所以了解三正的差異是有必要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讀通古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