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烏鎮峰會閉幕式

烏鎮峰會閉幕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1:18:06

烏鎮峰會閉幕式?11月11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回顧三天會期,在小小古鎮水鄉,歲月靜好的搖橹之音,和光馳電掣的互聯網,又一次碰撞激蕩,擦出奇妙的火花,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烏鎮峰會閉幕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烏鎮峰會閉幕式(一場跨越山海的思想奔赴)1

烏鎮峰會閉幕式

11月11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回顧三天會期,在小小古鎮水鄉,歲月靜好的搖橹之音,和光馳電掣的互聯網,又一次碰撞激蕩,擦出奇妙的火花。

烏鎮千年,不過是曆史的一個瞬息。大會三天,亦是互聯網世界的一個片刻。但即便是片刻,又留下多少珍貴的記憶與痕迹?

山海自有歸期,風雨自有相逢。烏鎮峰會走到九年,互聯網擁有了集體回憶:我們跨越山海,遇見了一幫人,收獲了一些果實,奉上了一個方案。

一幫人

在白牆黛瓦之間,搖晃着樹影。在水鄉烏鎮,到處都是人影。世界各方的來客一下飛機、高鐵,就踏上了石闆街、乘上了烏篷船、坐進了木閣樓。

這樣一番時空轉換,大家已經頗為熟悉,輕車熟路。今年,烏鎮照舊人氣不減,有120餘國家2000位代表報名參與峰會,創下曆屆峰會之最。前來參展觀展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群賢畢至、談笑風生、交流碰撞,烏鎮不能沒有這些人,互聯網世界更不能沒有這群人。

人是互聯網的關鍵變量,也是最大增量。烏鎮總有新面孔,也有老朋友。搜狐的張朝陽笑稱自己是互聯網活化石,360的周鴻祎仍愛穿紅衣,網易的丁磊還是愛聊農業。而初次參會的龍芯中科的胡偉武興奮地蕩起搖橹船。英國網紅博主鹿可忍不住向世界訴說初見大咖的激動心情。

八方來客,各抒己見。這些人在烏鎮發出多大聲量,又激起多少回響?若把這些聲音彙合一起聽,就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觀點有交鋒,思想有碰撞,但更多的是不謀而合。不謀而合,正是今年的關鍵詞。

比如,輿論場上沸沸揚揚,大搞數字和實體對立,批評虛拟經濟,而阿裡巴巴的張勇卻說,會始終紮根實體經濟,華為的徐直軍說,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網易的丁磊希望更多制造業企業參會,一起創造質變。

再比如,在全球經濟多變、不确定性成為常态的今天,卻有一些堅定的聲音:思科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卓克說,将持續深耕中國市場,中小企業有巨大潛力。IBM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裡希納說,中國數字經濟充滿活力和競争力。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巢巍忠也稱,對中國市場充滿動力和信心。

今年,烏鎮還做了一件大事,把一幫有志之人,彙聚成一個組織。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正式成立,烏鎮峰會是首屆年會。當然,還有一幫國際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全球移動通信協會,他們願意遠道而來,為烏鎮站台撐腰,本身就是共識的凝聚。

一群人的聲音如果不夠響亮,那就以一個組織的名義,把人心聚齊,把力量彙攏,把聲音放大倍增,借助水道河網,信息高速路,傳達到全世界,這便是烏鎮峰會的意義。

我們也看到,在互聯網世界中,仍遍布溝壑和荊棘。全球有32億人無法享受到移動互聯網服務,互聯網存在技術霸權、霸淩騷擾,網絡安全、網絡空間主權面臨考驗。因此,彌合鴻溝、安全治理,已是烏鎮峰會的常設話題,也是人類必答的重大命題。

歸根到底,互聯網最重要的是人,人是變量,也是常量。不讓最後一個人連通,互聯網就沒有抵達全世界。不讓技術回歸治理,互聯網就難以造福全人類。

一些果實

一場烏鎮峰會,連開九屆之久,要常談常新,屬實不易。有人會問,思想的煙火絢爛過後,究竟留下了真知灼見,還是空談癡想?那麼,遍地開花的科技果實,就是對峰會最好的注解。

數字孿生、雲上展廳、元宇宙數字分身、智能車路協同系統、AR感知交互眼鏡、外骨骼機器人……大會期間舉辦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來自全球400餘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帶來的黑科技,把人們帶入全新的感官世界。

哪天走在烏鎮街頭巷尾,當你看到這些新科技、新産品,千萬不要詫異,他們正在從展館延伸到場外,從冷冰冰的實驗室,走入火熱的生活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烏鎮把實踐寫在了大地上。一場事關社會生活全方面,不再是蜻蜓點水,而是潑墨式的數字化改革正在發生。

今年峰會上,有兩個頗為特别的秀場。一個是本次創新設立的“永久舉辦地”特色活動,這是由企業、地方政府自己登台,自己吆喝呐喊、招徕聽衆。也就是說,在這場數字化變革中,隻有最生動、最接地氣的實踐經驗,才能讓人們“口耳相傳”,代代接續。

另一處是數字人民币的秀場,在展台上火爆,更在生活中流行。今年,數币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雖然曾在冬奧的國際舞台亮相,但數币的首次“觸網”,更具數字生活的意味。人人皆可參與,領到互聯網大會專享紅包,就能買到全網的好貨。

這些秀場,還在不斷延伸和演化。數字化改造一如春雨綿綿,潤物無聲,無論是微小的變化,還是巨大的變革,都是為了孕育一個更繁榮的未來。

今年,大會發布了15項年度領先科技成果。大會面向全球征集到257項成果,由40名互聯網中外知名專家評選得出,涵蓋5G與6G、IPv6、人工智能、網絡安全、超級計算、高性能芯片、數字孿生等多個前沿領域。

互聯網時代百舸争流,究竟何為領先成果?這絕非是一家之言,或一錘定音的事。它要有全球引領性、代表性,還要持續更新疊代,經得起時代和社會的檢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邬賀铨就曾說:“這些領先科技成果不僅是一種技術或者平台,更要表現出一種國際的思想力、領導力。”

烏鎮,還要見證更多的新生碩果和新生力量。大會期間,2022“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勝利收官,共有23個國家、1110個項目報名參賽,包括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等七大賽道。千餘項目角逐出數十個獲獎項目,優秀的新生力量,如雨後春筍般勃發。

一個方案

在世界格局動蕩,逆全球化的聲音起伏的當下,烏鎮峰會仍以高規格召開,盛迎全球賓客,謀求國際共識,方顯定力之可貴。

從時間軸的縱深來看,我們看見了烏鎮峰會的進步。從過去關注一位大咖、一家明星企業,到聚焦一項技術、一個産業,再到探讨一種價值,構建一種文明,世界互聯網大會層層深入,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烏鎮之路”。

“沒有中國的充分參與,全球互聯網是不完整的。”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總裁法迪·切哈德曾這樣說。

這一份肯定和期盼,來之不易,更應珍惜。這也給了中國強烈的信号:中國要樹立自己的互聯網發展治理的理念和主張,要讓世界傾聽中國聲音,看見中國方案。

在全球數字大勢之下,烏鎮作為先行者,它的一舉一動,都事關網絡空間,事關人類未來。

兩份藍皮書,就是烏鎮給出的方案。烏鎮峰會上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和《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自2017年起,藍皮書已連續六年面向全球發布,是烏鎮峰會貢獻給世界的一項重要成果,閃耀着數字社會思想光芒。

看似是一本輕巧的冊子,藍皮書背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今,網絡空間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人類文明進步也面臨艱巨挑戰。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橫亘在現在與未來之間,亟待全球各方共同解決。

在今天的烏鎮,中國主張、中國方案、中國智慧,越來越得到各方贊許,中國把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好聲音”,傳向越來越廣的世界。

正如世界互聯網大會副理事長弗朗西斯·高銳在開幕式上表示,烏鎮峰會能夠為推進治理問題等國際化進程的設計作出重大貢獻,同時,也能為共創數字未來注入合作精神。

盡管互聯網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卻還是個眉目稚嫩的“初生兒”。

在襁褓之中,我們恰恰聽見一聲哭啼——世界正在呼喚烏鎮峰會,也在呼喚中國以大國之擔當,肩負時代之重任,為人類命運奉上一份誠意滿滿的“中國方案”。

十年之約,我們來年烏鎮再見!天目新聞 記者 何泠瑤

來源: 天目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