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夢瑤 通訊員 韓宏偉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春耕時節,在人們辛勤勞作下,濟南槐蔭沃土迎來勃勃生機,處處洋溢新的希望,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就是在一位位新農人沾滿泥土的手上慢慢變為現實。
二月二龍擡頭,80後的王寶德、李娜夫妻在大棚裡忙得擡不起頭,白色的草莓花開滿藤蔓,翠綠的植株上顆顆鮮紅欲滴,草莓清香味撲面而來。“新下來的草莓抓緊打包,鄰居們都預定好了。”收拾好紅彤彤的大草莓,二人抱着小兒子坐在凳子上和記者聊起了“莓”好生活。
王寶德、李娜,一位是承包工程的老闆,一位曾是幼兒園教師,兩位在外打拼多年的槐蔭農村青年,如今又鑽進大棚當起了“農民”,完全因為兩年前的一次緣分。“因為疫情,我們的工作都受到些影響,心情不好......”王寶德回憶,當時兩人和朋友來到位于槐蔭區的西城高科大棚采摘散心,一進大棚就被撲面而來的泥土的芳香所吸引。
“我和李娜都是農民的孩子,從小跟着父母在地裡玩,雖然離開農村很長時間了,但刻在身體裡的基因不會變,一聞到那股味道就知道這裡的土地很肥。”
采摘回來,他便和有孕在身的妻子商量也包個大棚,“那時候,他給我‘畫餅’說,先種點東西,就當消遣解悶,等孩子生下來,再幹别的工作。沒想到,我一下就入‘坑’了,現在就願意守着這片土地過日子。”快人快語的李娜笑着說,陽光透過塑料大棚映照在她的臉上。可曾經,透過這層塑料薄膜,兩口子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
為了确保大棚收益,王寶德興沖沖找到草莓種植戶取經學習,還跟着師傅下地實操。回到自己的大棚,看着犁翻的土地,他的心裡樂開了花,但很快,因為天氣原因再加上經驗不足,原本生機勃勃的草莓株出現了大面積的病害,産量驟降。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場大雪把大棚壓住了,我壯着膽子爬到棚子上掃雪,沒有抓手,感覺就像趴在冰面上,稍不留神就滾下來,然後再爬上去。”王寶德說,草莓雖然甜美,付出的艱辛難以想象。冬天的一個黃昏,一陣大風把保溫“棉被”吹到了大棚背面,又潮又濕的保溫被需要十幾個人一起拖拽,王寶德連夜叫人幫忙給大棚蓋被子,才避免了株苗被凍死。
“那時候,包括園區技術員在内的很多人都勸我們放棄,因為草莓太‘嬌氣’。”李娜接過話茬,“農民常說一句話‘糧食不結,年年種’,我們不服輸,而且我們相信隻要用心,就能幹好!”為了全身心投入,兩人把家搬到了靠近大棚的一間土坯房裡,還在大棚安置了一張嬰兒車。“一上午我們就能在大棚裡走1萬多步,随時關注陽光、溫度變化,調整大棚風口。”他們根據實際經驗,在技術專家指導下,引入蜜蜂授粉,借助加州新小綏螨殺滅蟲害........“草莓産量逐年攀升,第一年剛到3000斤,今年預估能到7000多斤,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草莓純天然無公害,顧客說咬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好像是配合爸爸媽媽的宣傳,小兒子貝貝伸手抓住一顆草莓就往嘴裡塞,鮮紅的汁水沾了一嘴,讓人忍俊不禁。
“今年的形勢越來越好,我們又包了三個大棚,一個繼續種草莓,一個種西瓜甜瓜,因為老婆和孩子愛吃嘛。”王寶德笑着說,生活與事業兩不誤,“還有一個大棚種着我的夢想。”說話間,他帶着記者來到種滿苗株大棚,“你蹲下從這裡看過去,綠油油的,太陽照着,都是希望......”記者和他一起蹲在田間,一陣陣甜絲絲的空氣從松軟溫濕的泥土中泛起,一眼望去,數不清的苗株向上挺立。“這是西紅柿大棚,全是當地品種,我打算請我們村裡懂技術的鄉親們一起種出沙瓤感十足的柿子,就像小時候常吃的槐蔭沙王莊柿子。”
“小時候,你想過繼續當農民嗎?”看着一臉孩子氣的王寶德,記者笑着問。“父母那一輩就是辛辛苦苦從地裡刨食,也不希望孩子繼續吃這個苦。”他說,“現在,技術先進了,政策越來越好了,銷路也越來越廣了,感覺現在種地就像以前當‘老闆’一樣,甚至比那時候更踏實更可靠,因為我們原來越熱愛這樣的生活,每次種下新的苗株,每年都有新的希望!”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