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今天是2022年的10月25日,星期二。壬寅年(虎年)農曆十月初一,中國的傳統節日——寒衣節。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十月一”等,與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一提到寒衣節,對于現在的人們來說也許會有所遺忘,甚至會感覺到有些陌生。那麼,這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下面,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關于寒衣節的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寒衣節的來曆
相傳,寒衣節最早起源于周朝。在《詩經·豳風·七月》中記載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大體就是指,農曆九月天氣逐漸轉涼,人們也開始為越冬添置禦寒的衣服,因此寒衣節又被稱為“授衣節”。
關于寒衣節的典故,民間也流傳着多種說法。比如:朱元璋“授衣”傳說、孟姜女千裡送寒衣、商人促銷伎倆等。
關于寒衣節的習俗
由于地域上的不同和文化間的差異,全國各地在寒衣節這一天裡的習俗也不盡相同。
比如,在山東,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為逝去的親人上墳的日子。他們會将自己秋收的物品為死去的親人供上,然後向祖先報告一年的豐收成果。除了這些之外,他們還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的形狀,進行焚燒,寓意着“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
在北京,人們在十月初一之前就要到紙店裡去買寒衣紙,再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或者是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裡焚化。
而到了廣西南甯地區,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墳,舉行冬祭。由于此時的天氣漸冷,人們制紙衣焚化于墳前,叫送寒衣,以表對先祖的關懷追緬之情。
雖然這些習俗有所不同,但總得來說,都是圍繞着掃墓、送寒衣來進行的。
關于寒衣節的意義
如果按照寒衣節起源于周朝來推算的話,那麼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曆史。一個節日既然能夠在經曆了千年以後,依然被人們認可和傳承,肯定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寒衣節期間的各種習俗,表現出世人對于先人的一種緬懷和敬畏之情。敬畏祖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孝道”的體現。
一個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和文化,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繼續去傳承和發揚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