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宋國的農夫,平時種田為生,他的田地裡有一截樹樁。有一天,一隻兔子跑過來,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于是,這個農夫就放下他的農具,再也不種田了,每天守在樹樁旁邊,希望能再撿到跑來撞死的兔子。但是,他再也沒有等到來撞死的兔子,自己卻成了宋國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現在常用來比喻不通過努力,心存僥幸,妄想不勞而獲的人;也用來比喻死守經驗,不知變通的人。韓非講這個故事是為了說明,那些想用古代帝王的政治理念來治理當代民衆的人,跟守株待兔的農夫一樣可笑。
【出處】 戰國末期韓非《韓非子.五蠹》。
【原典】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
【注釋】
宋人有耕者:宋國有一個農夫,耕者,耕田種地的人,即農夫。舊本為“宋人有耕田者”,清代王先慎校注時參考藝文類聚九十五等資料,删去田字,改為“宋人有耕者”。
株:露出地面的樹樁。
走:跑。
釋其耒:釋,放下。耒,古代一種翻土的農具。釋其耒,放下農具,這裡是指再也不種田了。
冀:希望。
身:這裡指農夫自己。
(注:原典參考清代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與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緻。)
(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