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1936年,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桢在與新生的談話會上,這樣問學生:“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将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八十五年後的今天,這兩個問題依然值得每一位即将升入大學的高三同學認真思考。請以“人生兩問”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确,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人生兩問 八十五年前,浙大校長竺可桢對新生提出兩問:“到浙大來做什麼?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我想,在大學做什麼,是着眼于個人的提升和磨煉,而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則是站在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的角度上選擇發展方向。
思考做什麼,為立目标,立志向,給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步入大學學習,首先思考學習方面。依據興趣,學何專業?伴随社會進步,我将投身何處?為國家培養人才,不僅是高校的目标,也應成為我們作為學生的學習準則。從小便知周總理一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日,吾輩需為民族複興大任而謹讀、廣讀,充分運用大學的平台提升自我。2020年高考落幕後,“考古女孩”鐘芳榮願為國家考古事業甘坐“冷闆凳”;不少學子進入強基計劃,忱鑫鑽研基礎學科。他們的選擇,便是将個人修習與國家發展相勾連,為吾輩之榜樣。除學生外,大學恰似一個學習型社會,是青年學子畢業後步入真正社會環境前的“演練室”,故在大學做什麼,就需考慮如何提升并豐富個人經驗,“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将實踐與學識結合,在實踐與體驗中把握未來發展方向。
由此觀點,在大學好似孵化室,而畢業後離開學校,便是真正走上試煉場。經曆了大學腦力、心力的提升,便為我們未來施展長處,效之為社會、祖國而服務。
謝覺哉曾言,“滴水有清湖作用,唯有流入大海,才能掀起波浪。”故畢業後做個什麼樣的人,廣而談之,是于集體國家有用的人,具體到每個人則其涉及領域不盡相同,畢業後融入社會,便需盡個人全力,掀起浪潮。你可以向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看齊,不畏艱難,以個人之力護國家安泰;你亦可成為千千萬萬扶貧工作者中的一員,将看着笑臉哺育人民,将艱苦責任扛在肩上;或許,成為國家航空航天的科技人士,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用專業知識投身國家科技發展。隻有将個人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融合統一方能實現個人價值,盡情發光發熱。
2021高考在即,吾輩青年悉心思考竺先生之“人生兩問”,立志為己亦為國,将人生之缤紛色彩,鋪就在民族複興之畫卷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