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5:21:22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1

洱海水面上綻放的“水質風向标”——海菜花。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于大理市委宣傳部供圖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無論是蒼山洱海,還是“風花雪月”、柔軟時光,大理,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詩和遠方。

但這座享譽國内外的旅遊名城,卻一度因洱海的水質問題,使當地老百姓、客棧經營者與遊客陷入彷徨。

2017年年初,雲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采取斷然措施,開啟搶救模式,保護好洱海流域水環境”的決策部署,随後大理州掀開了圍繞洱海治污的“七大行動”,同年3月底,大理市發布“最嚴洱海保護令”。

自治污以來,“十三五”期間,洱海的水質已32個月保持在Ⅱ類,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水質評“優”。沒有發生規模化藍藻水華,曾消失的“水質風向标”——海菜花,也于2018年起開始在洱海出現,至2022年夏天時,洱海水面海菜花連片綻放,已成了遊人聚焦的主角。

村民:靠水吃水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2

一名環保工作者正在劃船清理水藻。

“靠山吃山,我算是靠水吃水。”在洱海邊古生村土生土長的何利成說,他雖文化水平不高,但明白洱海的好壞與他及子孫後代的生活息息相關。三十多年來,何利成所從事的營生都離不開洱海,但因為洱海的污染經曆曲折。他曾經曆取消網箱養魚、取消機動船的“雙取消”,退魚塘還湖、退耕還林、退房屋還濕地的“三退三還”,及“七大行動”等當地為保護洱海實施的措施。

何利成的記憶中,在他小時候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洱海的水質很好,“水清澈,可以看到水深七八米處長着的海菜花,竹竿綁着鐮刀割上來,真是太好吃了。”他分析,彼時大理居住人口少,農業上也沒有大面積大規模使用農藥,農戶家中的垃圾也能清理後發酵施肥再利用,所以沒有污染源。

因洱海水質好,資源豐富,何利成自15歲就開始在洱海以捕魚為生,并置辦了漁船。直至1996年,洱海大面積暴發藍藻,情況急轉直下。當地政府采取相應措施,取消網箱養魚和機動漁船。何利成不得不以低價賣掉了漁船。

何利成回憶,取消機動漁船後,他承包了魚塘開始養魚。然而,2003年時洱海再一次暴發藍藻,按照當地“退魚塘還湖、退耕還林、退房屋還濕地”的要求,何利成承包的18畝魚塘全部關停。不得已之下,他到異地承包水庫養魚。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3

海西新修的環湖生态廊道,禁止車輛通行,此前這裡屬于村道,車來車往,現在隻可乘坐觀光車或散步。

2014年,電影《心花怒放》上映,這讓大理的旅遊業空前火爆。随着旅遊業的發展和遊客的蜂擁而至,大理的客棧民宿數量和質量都呈現井噴式發展。這一年,何利成也回到老家,把自家改造成民宿,這也是他們村裡開起的第一家客棧。“回家就是為了陪家人,一年收入二三十萬,足夠養活一家人了。”

2017年,大理市實施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指揮部指揮長張勇在接受央視财經《經濟半小時》采訪時稱,洱海進入了富營養化中期。如果治理不及時,就今後的治理周期和治理成本來說,代價都比較大。根據洱海流域保護局關于水質情況的通報,2016年洱海水體透明度是十年以來最低的一年,當年洱海流域污染負荷排放總量和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洱海中的氮、磷已經遠遠超标。

2017年年初,大理州啟動以洱海流域“兩違”整治行動、村鎮“兩污”治理行動、面源污染減量行動、節水治水生态修複行動、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動、流域綜合執法監管行動及全民保護洱海行動為主要内容的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為更好保護治理洱海,2018年,大理市劃定“三線”,為洱海湖區、湖濱帶和水生态保護區核心區三個區域劃出藍、綠、紅三條保護界線,涉及全市環海8個鎮、24個村委會、1806戶的生态搬遷。

何利成家的客棧部分房屋被劃入洱海保護紅線範圍,需拆除客棧近三分之一的面積。這次,何利成積極配合拆除、搬遷,客棧暫時關停。“我們是靠洱海的美麗環境來賺錢養家,洱海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毀了,那談什麼發展?”何利成說。

現在,有了湖邊緩沖帶,洱海綠化生态已修複,生态廊道已修好,環湖的房屋也改造好了,這讓何利成堅定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4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生态環境學院副院長江榮風教授和他的試驗田。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圖

客棧:從進退兩難到未來可期

2015年,肖雪第一次到大理旅行就喜歡上了蒼山洱海和它的柔軟時光,“這裡符合那種向往中的詩和遠方。”

回到成都之後,肖雪打算在工作上轉行時,公司領導建議她去大理為公司打理民宿。這符合肖雪當時的夢想,為此,她先在成都的民宿工作熟悉這個行業,并聯系大理的客棧民宿老闆,不斷了解當地的行情。

而2019年到大理時,肖雪發現想象跟現實差距太大。“說實話當時真的是心灰意冷。”肖雪說,她所打理的民宿在環海西路葭蓬村,因為洱海正處于整治期,當時原先的客棧已拆了一半,門口的路面沒有修,還是泥巴路,蒼山洱海的美景被眼前工地遮蓋,無法看到“家家都是獨立小院,私人沙灘,詩和遠方的那種狀态”。

與此同時,洱海邊有些客棧停擺持觀望态度,有些選擇了撤離,像肖雪公司一樣在當時新開客棧的并不多。肖雪說,2017年開始整治之後,洱海西邊的客棧業一落千丈,很多人覺得客棧開不下去了,而他們公司為開客棧轉讓費投入了850萬元。“别人都覺得我們老闆瘋了,都啥時候了還敢投資建設裝修,其實我們心裡也是打退堂鼓。”肖雪說,他們當時也有些進退兩難,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肖雪介紹,在裝修的過程中,他們的工人都是從成都請過來的,還特意請了設計師,按照季節的變化,觀察每天幾點鐘太陽光能折射到客房的床頭、床尾或浴缸,據此規劃設計。

直到2020年元月,肖雪公司的民宿傳家合院正式在洱海邊營業,他們定位高檔精品民宿,共14間客房。肖雪介紹,同年1月19日,他們在香格裡拉舉行了開業的發布儀式,并進行了推廣,“兩天之後,我們前台的4部手機一天24小時都有人打,都是訂房熱線,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5

生态搬遷後安了新家的村民何利成。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圖

今年暑期的旅遊小高峰和國慶黃金周,民宿的房間也基本滿房。這讓肖雪覺得,回頭看一切都是值得的。肖雪說,當時他們公司領導就認為,跟所有環湖的客棧餐飲經營者一樣,大家都要經曆這個暫時陣痛,但既然背靠蒼山、面朝洱海,就該去支持洱海的治理。“我們公司領導說,你想,如果是你住在這個地方,門口一陣風飄過來的是一陣惡臭,别說遊客,你會是什麼體驗?”

如今,洱海水質越來越清,一度消失的海菜花今年再度在湖面連片綻放,“我問過村裡的大叔,海菜花今年開始又多了,它是水質的試金石。”在肖雪看來,無論陪伴父母孩子的親子遊,還是跟愛人伴侶一起度假,在生态廊道散步,在洱海的唯美空間裡都是一件浪漫的事。“你走走路随便一拍都是畫,一年四季風景都不一樣。”

除了大理的自然風光,肖雪對大理的曆史民俗文化特别感興趣,她認為大理悠久的曆史文化特别有魅力,“比如南诏國的曆史、蒼山上的夫妻雲、大理風花雪月四景故事的來源,都有唯美的故事。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除了因為自然風光來大理,還因為大理的文化來大理”。

2022年元月,大理推出了“蒼山為盟·洱海為誓——情定大理·一生有你”的文旅産品。肖雪得知後激動不已,因為現在的大理作為婚禮的熱門目的地,在國内僅次于三亞,政策的支持、生态環境的改善和旅遊業的健康發展,使她對未來充滿期待“覺得未來可期”。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6

客棧旁邊的生态廊道,水面上開着海菜花。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圖

科技小院:增産增收減少污染

近年來,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洱海保護,随着雲南省、大理州政府先後啟動“六大工程”、“七大行動”、“八大攻堅戰”,洱海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然而,當前的洱海保護仍面臨三大挑戰:面源污染來源不明、貢獻不明,作物産值低、環境損失大,洱海保護與農民增收協同難。

在此背景下,中國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大理州政府三方合作,由院士引領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于2022年2月14日正式揭牌,旨在闡明面源污染來源、提出精準防控措施,創建綠色高值種植模式、實現周年畝均産值過萬,打造流域環境保護與農業高質協調發展的國家樣闆。科技小院聯合來自國内的20多家科教、企業單位的200多位科技人員和學生,常駐在大理古生村,打響了“洱海水質保衛戰、高值農業攻堅戰、鄉村振興陣地戰三大戰役”。

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正雄向澎湃新聞介紹,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使命主要是圍繞洱海保護和綠色高值開展工作,實現農戶、企業、政府、學生、學校的多方共赢。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7

洱海一角

趙正雄說,洱海流域大約有50萬畝耕地,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烤煙和馬鈴薯等,烤煙的産值稍高,畝産值約七八千元,但受種植計劃、收購計劃的調控計劃限制,傳統種植産值低。像水稻和玉米的産值,種植好一點的畝産六七百公斤,按市價産值不會超過3000元,油菜的産值稍高,雲南全省的正常産量一畝地約170公斤,按市價7元一公斤來算,也才1190元。“所以大春種植的水稻玉米和小春種植的油菜這些都加起來,一畝地一年也就四五千元的收入,生産過程相對來說綠色了,但經濟效益起不來。”除此,還有一部分是種植蔬菜,大蒜産值較高,但對環境影響較大,所以隻能停止種植。

針對“高産值的不綠色,綠色的不高産”,趙正雄說,科技小院的目标是水稻、玉米、烤煙種植畝産收入要到萬元,“我們自己的目标是畝産收入要達到12000元-13000元”。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曲周實驗站站長江榮風介紹,生态綠色種植旨在減少田間地頭的排放,減少污染,投入少、但産量好,他們研發的水稻種植技術,在古生村試種時,稻穗分裂增長了20%,畝産達840公斤,比有機肥種植增加140多公斤,而排放的氮磷比常規種植減少40%,“效果理想,下一步将擴大規模。”目前,科技小院團隊按傳統、綠色、有機3種模式,在古生村70畝的試驗田裡種植水稻,并時刻監測外排的水質。

除了給農戶增收,減少田間污染源,企業也是科技小院的重要客戶。雲南農墾集團、生産化肥的雲天化集團、在洱海流域進行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順豐洱海環保公司等4家企業,都已在科技小院立項相關項目。

雲南農墾集團大理公司生産部副經理張建平說,根據雲南省委省政府的統籌,他們公司的洱海流域水稻綠色種植基地項目立項,以公司 基地 合作社的方式,由生産專員聯系合作社,組織村民實施種子、化肥、農藥的操作生産,根據合同,每畝地産量超過500公斤後,每增加1公斤就獎勵3元錢。“我們的有機種植水稻産量530公斤,科技小院的綠色生态種植産量800多公斤,接下來我們也可能會利用他們的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産量,同時打造田園風光、一路一景,在農旅方面做文章。”

目前,科技小院總計立項11個項目,經費達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對當地水土條件和傳統種植技術比較熟悉的村民何利成既是農墾集團在種植基地田間地頭的管理人員,也是科技小院唯一外聘的“校外講師”。“我想為洱海再做一點事情,就是去田裡發展綠色種植。”56歲的何利成說。

大理洱海治理簡介(峥嵘十年守護大理洱海)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