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還得從唐隆政變說起。唐中宗李顯發動神龍複辟之後,第二次當上了皇帝,可大權卻被武三思、韋皇後以及安樂公主等人把持。
公元701年,即唐隆元年,唐中宗李顯被毒死,韋氏扶持李重茂登基,繼續把持朝政。韋氏還想要更進一步,效法武則天成為第二個女皇帝,由于擔心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從中作梗,于是,韋氏的弟弟韋溫和安樂公主打算除掉他們。相王李旦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于是聯合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一舉除掉了韋氏一族和安樂公主等人,并且讓李重茂退位,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登基成為皇帝。
李旦登基之後,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卻犯了難。他的嫡長子是老大李憲,而在唐隆政變中力了大功的卻是三子李隆基。因此,李憲主動給睿宗皇帝上書,辭讓太子之位。李憲在奏疏中寫道,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于是,唐睿宗李旦即立三子李隆基為太子。
因此,李憲讓掉并不是皇位,而是太子之位。李憲也的确是心甘情願讓出太子之位,從後來的曆史來看,李憲讓掉太子之位其實是明智之舉。在唐睿宗當皇帝的時間裡,獨攬大權的人既不是睿宗皇帝,也不是太子李隆基,而是太平公主。如果不是睿宗皇帝主動退位,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争鬥很有可能再次引發政變。
而這些都是李憲所不能應對的,并且他的志向也不在此。李憲是一位音樂家,對于西域的音樂十分精通。據說李隆基在當了皇帝之後,有一次在興慶宮的角樓上看到他大哥在王府裡看書,就派人去詢問,結果派去的人回來報告說,李憲在家裡看的是一本龜茲樂譜,李隆基聽完很是高興,還去親自向他大哥請教龜茲音樂。
盡管李憲沒有當過太子,也沒有當過皇帝,但他死後,李隆基還是追贈他為“讓皇帝”,以此來表彰他大哥的高風亮節。在現在的陝西西安附近,也還有讓皇帝陵,即是李憲的陵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