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相不相信,攝影師“鹿道森”還是走了。
本不該在這個季節凋零的他,就如一片樹葉,在枝頭随風飄蕩多年,在他25歲生日那天毫不猶豫奔向他所夢想中的地方,隻有那些神話般體材的攝影作品和他當成日記一樣寫下的遺書顯示着他曾來過這個世界。
他神話般的攝影作品讓人向往,他令人動容的遺書讀來卻讓人即壓抑又那麼的無奈。
沒有人會把遺書當成日記一樣的記述,可偏偏他做到了,就像他自己說的,斷斷續續寫了好久,零零碎碎記載着他的情緒,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的。
倘若你讀過這篇遺言,又或者他就在面前,我竟想不出勸慰他的理由。他好清醒,說的讓人覺得句句在理,感覺怎麼勸都是慷他人之慨,這種感覺才是讓我們最難過的。
事實上能寫出這些觸及柔軟的文字,一定會是一個非常溫柔懂事的人,他的懂事,溫柔卻又讓人心疼,房子退租,攝影器材送人,東西打包寄回家,遺書設置微博定時發送,然後獨自走向大海,他已經努力做到不給任何人添麻煩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懂事,溫柔的孩子, 從9歲那年開始。因為無法完成跨級的功課,父親狠狠一腳就讓他從此對愛的理解種下了疑惑:
跨級的功課做不會,這很正常啊,我又做錯了什麼?
如果世界需要神童,我這樣智商的孩子,是否就應該被這樣對待?
從這個時候起,對于家庭,對于父母,小小的少年開始失落,内心想要遠離。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自己都感受不到來自父母和家庭的關懷和庇護時,唯一想法自然是逃離。
終究是小小的年紀,又能逃到哪裡去呢?
當他準備當一個即乖乖聽話又有禮貌的留守兒童時,他的聽話和禮貌在現實中卻又格格不入。
調皮搗蛋,打架鬥毆好像才是男孩子該有的表現。文文靜靜,不愛說話反倒成為他人口中的假妹,假姑娘,雞婆……,自然這種性格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 于是被排擠,被欺負,被威脅,被攔截,讓下跪……,這些場面或許在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也似曾相識。
這一切發生在一個孩子身上時,本能的是想尋求庇護,可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隻能是默默的獨自承受。(特别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本身心裡就自卑。)留下的隻能是心理上永遠的陰影,借用鹿道森遺言裡的一句話:
“請停止校園霸淩吧!”
沒有一個愉快的童年,那少年回到父母身邊總該有一段美好的時光吧!
結果又是事與願違,結束了寄人籬下的日子,卻收獲了更多的傷害。
家庭強勢的灌輸,無休止的争吵,在他從未愈合的傷口上不斷添加着新傷。
初中的時候,僅僅是5毛錢的雪糕,而他隻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腦海裡卻是父母一遍遍說着沒錢的畫面。
17歲生日那天,不僅沒有生日蛋糕,因為沒有錢,連當天的晚飯都沒有吃。
就像他在遺書中寫的: “回望消逝的25年裡,大概就是在風雨裡飄搖着前行,就懵懵懂懂地往前走,被迫長大了。” 但那些傷口卻從未愈合。
即使歲月千瘡百孔,即使他早已傷痕累累,可他仍用盡全力拯救自己。
大學畢業四年,他很努力地耕耘理想,但是現實卻不給他答案,明明已經很辛苦了,卻什麼也沒有做成;
我泥濘中找不清方向,走對了,是幸運,走錯了,自己擔着。
因為太渴望愛,渴望救贖,所以他開創了神話系列攝影作品,在他的藝術世界裡,那是一幅幅充滿愛的王國,裡面沒有疼痛沒有傷害。他把一切寄托都交付于神。
遺憾的是他所追求的藝術還是沒有給予他所期望的回饋,他已經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對不起,我好累,并不怎麼幸福的童年,永遠争吵又貧窮的家庭,飽受摧殘的事業,遙不可及的夢想……”
或許他的心從未被治愈,一直在寒夜裡行走。
在他看來,他的心從未被治愈,一直在寒夜裡行走,前路已是山窮水盡,他已耗盡了所有力氣,無法在負重前行。
倘若真有前世今生,我不願在輪回,化作一粒塵,一滴雨。都好過在這世上,生而為人。
盡管自己已經喪失了所有生的希望,但在這份遺書的末尾,他還不忘勸誡他人: “陌生人,請你一定要記住,你是值得被愛的。”
他在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告誡天下的父母們:
“請從此刻開始愛你的孩子吧。”
想必此刻所有看過他遺言的人大都在他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為什麼這篇遺言能夠引起我們集體“破防”的原因。
但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經曆寫出來,我想并不是想要給自己一個交待,而更多的是為了想告訴人們,不管是父母,親人,朋友,哪怕是陌生人,請你們拿出一份愛,來多多關注一下我們身邊的“鹿道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