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垃圾分類的感想

垃圾分類的感想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4:54

  通過生活垃圾分類活動我們了解到,在新的世紀,我們渴望幹淨的地球,渴望環保的家園,渴望綠色、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但是我們生活的地球,正在日益遭受人類生活中燃燒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浩劫,導緻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層空洞等。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逐漸惡化,人類正面臨着自然資源的匮乏和短缺的現狀。

  倡導低碳生活,創造生态家園,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環保可以從點滴做起,我們應該積極去提倡和實踐“低碳”生活,把好的經驗與建議推廣給自己身邊的人,将“低碳生活”的綠色概念傳遞給每一個家庭,營造全社會節能減碳的環保氛圍,争做節能減碳的宣傳者。

  傳統社會生活不認為環境是資源,因為那時認為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無價值的、可以無償使用;是無主的,誰采誰有,因而認為對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賜,沒有枯竭之慮。環境意識的産生,要求改變對環境資源的這種态度。它強調環境資源是有限的,必須加以保護和珍惜使用;它是有價值的,必須有償使用;它是有主的,屬于國家财産。

  人類要依靠科技進步、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排放和文明消費,建立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新模式。要強調科學技術發展的“生态化”,強調整體性思維,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加以認識和對待。不斷完善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使整個科學技術沿着符合生态保護的方向發展。

  環境道德作為人類可持續生活的道德,是一種新的世界道德。它認為不僅要對人類講道德,而且要對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它把道德對象的範圍從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擴展到人類與自然的生态關系,從對自然界的價值和自然界權利的确認,制訂和實施新的道德原則。這種道德原則不僅以人類的利益為目标,而且以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标。環境教育是“學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曆來發展其對環境的意識、理解力和各種技能。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為了保護好我們的綠色家園,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能減碳變成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