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方案?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徐莎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徐莎莎
管好家門口不起眼的一條小路、一條小河,看似是一項小工作,實則一道值得研究的考題。
作為錢塘區唯一的城市型街道,白楊街道範圍内集聚1.9萬餘家企業、超57萬人口,群衆對美好生活和城市品質提升的向往最為迫切。同時,除文彙學校擲球場外,其餘亞運場館均位于白楊街道,養護質效提升刻不容緩。
依托在白楊街道的試點探索,錢塘區有效破解了管養水平不高的“老大難”問題,交出一份管養“錢塘方案”。成效的背後,離不開改革這把“金鑰匙”。
從零散招标到公開招投标,破除“低小散”痛點
作為全市最年輕的行政區,錢塘整體養護質效不高、精細化程度不夠的“痛點”由來已久。以下沙區塊為例,開發區體制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功能存有“天然短闆”,導緻養護專業水平低、養護單位規模小、招标過程零散的問題普遍存在。
為從源頭上破除“低小散”的問題,錢塘區采取市場化公開招标的方式,給業内養護企業開辟了一條公開競争的渠道,完善了區、街、社區(村)三級管養體系的同時,倒逼國企在新一輪改革中進行轉型。此外,新方法還解決受曆史條件所限,下沙區塊整體養護标準及經費仍停留在招标時的問題。
從多頭管理到綜合養護,破解養護界限交織痛點
多頭管理,這是錢塘養護的另一老大難問題。曾經,環衛、市容、市政(道橋和排水)、河道、綠化,每個條線内部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養護企業,推诿扯皮時常發生,養護效率低、問題定責難。
對此,錢塘區提出“綜合養護”模式——市政、環衛、綠化、河道,責任區域内的養護則均由中标單位負責。同時街道、社區(村)按照區管要求推行落實一體化養護,形成全方位、規模化、集成化的養護規模。
白楊街道作為首個試點區域,将街道劃成4個片區,并對養護設施量打包進行公開招标,每個片區由統一的養護單位負責,打破原先區域内城市基礎設施單項養護模式,形成“多位一體”規模化管養,提升各方資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也完善了政府管理體系。
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有了試點街道的成功經驗,錢塘再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定。
在此基礎上,錢塘區将繼續加強研究,以優質的管理養護服務“點靓”城市,讓群衆的笑容成為錢塘最美的風景。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