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包紮急救步驟詳解?1) 包紮之目的及原則傷口是細菌侵入人體的門戶,如果傷口被細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或并發敗血症、氣性壞疽、破傷風,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傷以後如果沒有條件做清創手術,在現場要先進行包紮,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創傷包紮急救步驟詳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 包紮之目的及原則
傷口是細菌侵入人體的門戶,如果傷口被細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或并發敗血症、氣性壞疽、破傷風,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傷以後如果沒有條件做清創手術,在現場要先進行包紮。
及時妥善的包紮,能達到壓迫止血、減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夾闆的目的。包紮時,動作要輕巧、迅速、準确,做到包住傷口,嚴密牢固,松緊适宜。
現代已出現大量的新型、消毒的各類敷料,所以,同稱謂的繃帶等已有彈性繃帶并具某些功效,可根據需要選擇備用。
1) 繃帶的種類
(1) 卷軸繃帶
即用紗布卷成,是繃帶中用途最廣最方便的一種。一般長度是5米,寬度根據需要而定。卷軸繃帶
根據形勢又可分為:
單頭卷軸繃:即普通用的卷軸帶。
兩頭帶:即一條繃帶從兩頭卷起,或用兩個單頭卷軸繃帶聯結起來。
四頭帶:又叫投石帶,是在繃帶的兩頭,各撕成兩尾,常用在下颌部、鼻部、眼部、前颌和枕骨部分。
(2) 多頭繃帶
是一條寬度較大的帶子,兩端各剪成四尾以上,包紮面積較大、松緊也适宜。多用在包紮胸、腹。
(3) 丁子帶
即一條帶子聯在另一條橫帶中間,帶子呈丁字形。多用于頭部、會陰部等處。
2) 卷軸繃帶使用的原則
救護人員面向傷員,取适宜位置。先在創面上蓋好消毒紗布,然後使用繃帶。左手拿繃帶頭,右手拿繃帶卷,以繃帶的外面貼近局部。包紮時應由傷口的低處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從下到上纏繞。繃帶不宜過緊,以免引起局部腫脹;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脫。一般手臂彎着綁,腿要直着綁,以便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卷軸繃帶纏繞包紮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據創面的情況選擇。
a) 環形法
此法是繃帶包紮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适用于頸部、頭部、腕部以及胸、腹等處。
将繃帶做環形的重疊即成。通常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壓于環形圈内,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後用粘膏将帶尾固定,或将帶尾剪成兩條,打結纏繞。還可将繃帶環形纏繞手臂螺旋包紮。
“8”字繃帶包紮
手和關節處傷口用“8”字繃帶包紮。包紮手時從腕部開始,先纏繞兩圈,然後經手和腕“8”字形纏繞,最後繃帶尾在腕部固定。關節包紮從傷口敷料處開始,然後繞關節上下“8”形纏繞。
b) 環形墊
用于骨折部位右有異物、腹腔髒器脫落出的傷口上,将繃帶環繞于掌數圈,成一帶形,然後将繃帶末端穿繞環形周圍完成一堅穩柔軟的環形墊。
3) 三角巾
對較大傷口以及作肢體懸吊之支撐,多使用三角巾。随着各種新型敷料的出現,三角巾的使用已遠不如二戰時那樣的普遍,可用新的産品取代。
三角巾分底邊、斜邊、頂角與底角。可用一塊方布對角剪開即成兩塊三角巾。三角巾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各部分都可使用,還可将三角巾折疊成寬條帶、窄條帶、環形墊、燕尾巾運用。使用三角巾,注意邊要固定,角要抓緊,中心伸展,敷料貼實。
(1) 頭頂帽式包紮
将三角巾的底邊折疊約2指寬,放于額齊眉處,頂角向後蓋頭上,三角巾的兩底邊經兩耳上方拉向頭後部交叉并壓住頂角再繞向前額相遇時打結,頂角拉緊掖入後頭部的交叉處内,或翻倒上面用别針别上(見圖5—16)。
(2) 面具式包紮
先在三角頂角打一結,結頭下垂,提起左右兩角,頂角結兜起下颚,罩于頭面,底邊拉向腦後,左右底角提起并拉緊交叉壓住底邊,再繞至前額打結。包好後,在眼及口、鼻處剪小洞(見圖5—17)。
(3) 胸背部包紮
把燕尾巾放在胸前,夾角約100度對準胸背上凹,兩燕尾角過肩于背後,再将燕尾邊角系帶,并拉緊繞橫帶後上提,與另一燕尾打結。
(4) 腹部包紮
發現腹部有内髒溢出時,不要馬上送回腹腔,以免引起感染,可将溢出的内髒先用急救包或大塊敷料覆蓋,然後用飯碗、茶缸等扣住,再用三角包紮。把三角巾頂角向下橫放在腹部,底邊齊腰,兩底角圍繞到腰後作結。頂角由兩腿間拉向後面和另兩段作結。
(5) 單側臀部包紮
将燕尾巾的夾角約60度朝上,蓋傷側臀部的後片要大于并壓着向前的小片,兩角分别過腹部到對側打結,兩邊角包繞傷側大腿根打結。
(6) 上肢包紮
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結後套在傷手上,另一底角過傷肩背後拉到對側肩的後上方,頂角朝上,由外向裡依次包繞傷肢,然後再将前臂屈至胸前,兩底角相遇打結。
(7) 小腿、腳包紮
将足趾朝向底邊,把足放在近一底角側,提起頂角與另一底角包紮繞小腿打結,再将足下底角折足背,繞腳腕打結固定。
(8) 膝、肘部帶式包紮
根據傷情将三角巾折疊成适當寬度的帶狀,将中段斜放于傷部,兩端分别壓住上下兩邊,包繞肢體一周打結。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