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丹朱以外,舜要坐穩這個位置,還得清理掉許多對手。《尚書堯典》雲:“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也就是說,舜在堯的時候,就把競争對手共工流放到了幽州,把另一個部落長驩兜流放到了崇山,把三苗部落趕到了“三危”也就是最差的環境裡,最後,把另一個競争對手鲧殺死在羽山。
鲧的死曾經被認為是治水失敗而被殺,但是我們看鲧的治水方式,是用土壘成堤壩,堵住洪水上漲,這種方式其實并沒有錯,直到五千年以後的現在,我們還是借鑒這種方法來抗洪。
其實嚴格說起來,鲧并不是治水無能,他是倒黴催的,因為治水有功,他被“四嶽”推舉為堯的繼承人的競争者,然後他就被堯瞄上了,也被舜瞄上了。
本來按照鲧的辦法,?水九年,也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效,至少有了堤壩,部落不會被大水沖走,大家也能夠安居樂業了。
可是鲧真是倒黴催的,他哪曉得這場大水千古不遇,原來修好的堤壩,忽然一夜之間全部被大水沖垮了。照現在的話說,我們修了一條百年内抗洪标準的大堤,沒想到遇上千年不遇的大洪水,結果垮了,非人力所為啊。
但是舜就抓住這件事,立馬問罪于鲧,直接把他給殺了,終于把這個政敵給清除了。
現在大家都把功勞算到禹的頭上來,可是,别忘了禹是鲧的兒子,他是在鲧失敗的基礎上成功的。原來鲧隻是沒遇上堤壩大塌方的問題,等他?遇上,還沒想出解決辦法來,就已經被舜給殺了。
所以鲧的人生,真是一個“杯具”啊!
鲧死了,但這事兒還沒完呢。鲧還有部族,有兒子。于是舜又打上了鲧的兒子禹的主意,他就下令,讓禹去繼續治水。
因為治水是同老天爺開戰,之前沒人能搞定。全世界都沒辦法的事,就讓禹給攤上了。咱們看看當時禹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去治水的。《尚書》中有一段很有意思:“舜說,禹啊,你去治水,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候(正是禹的爹鲧剛被舜宰了的時候)。禹說,我不行啊,還是讓您手底下的能人稷、契和臯陶去吧。舜說,沒商量,就是去。”
于是禹隻好上任了,他把他一生的心血,都傾于治水之上。當然禹這樣做并不是嘔心瀝血為人民,而是為了自己的腦袋。《史記》上說他是“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後世有腦殘的稱禹多麼偉大,“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默默無語,望天流淚:“你才三過家門有意不入呢,你們全家都三過家門而不入。我也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啊,可是那個渾蛋老闆舜在我的頭頂上懸着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我有一秒鐘不在工作上他就能夠抓到把柄宰了我,我隻是想活到能安全地抱抱我兒子啟的那一天啊!”
趣曆史官方qulilshi_v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