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

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7:41:37

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陳一舟,人人網CEO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曾出任ChinaRen董事長兼CEO,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金融将成互聯網企業主要盈利渠道)1

互聯網金融做什麼比較好

陳一舟,人人網CEO。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曾出任ChinaRen董事長兼CEO。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老人”,陳一舟将曾經定位社交的人人網,一定程度上轉型成為了一家“互聯網 ”公司,經營和投資集中在“互聯網 金融、互聯網 交通”等領域。

他認為,金融将成為大型互聯網企業未來的主要盈利渠道。同時,這位創業前輩也表示,認為現在開始經曆資本寒冬是不對的,曾經的國内投資熱度過高,現在正在趨向合理。

大型互聯網公司會颠覆傳統金融業

新京報:怎麼看待 “互聯網 ”這個國家戰略?

陳一舟:“互聯網 ”反映了國家對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技術革命的重視程度,也認識到了互聯網作為工具,确實能提高很多傳統行業的效率。

新京報:人人網很多投資都是在國外,而且聚焦互聯網金融。是否能談談原因?

陳一舟:現在人人的定位更多的就是“互聯網 ”。 金融是最主要的,第二類 交通。比如投資了中國最大的B2B二手車交易平台。投資了國内領先的卡車物流。投資了香港的城内送貨服務。投資了美國最大的卡車司機線上交易。

先走出去,學習最先進的東西,然後再把全球的東西拿到中國來,服務于中國的經濟。我們現在走第二步了,把最好的想法、技術拿回來,在國内做。比如消費者普惠金融貸款,包括學生貸款、藍領貸款,有年輕人的房租貸款,還有汽車貸款,都是國外想清楚了的商業模式。

新京報:所以,你認為交通領域未來會是一個非常有投資價值的領域?

陳一舟:看中國的GDP就知道,分量最重的有基建,比如房地産,有金融,這個已經很熱了,還有就是交通。我們國内的交通和物流,在這方面還是落後的。

新京報:在“互聯網 金融”裡面,會不會颠覆傳統的金融行業?

陳一舟:長期來看是會的,短期不會。如果時間足夠長,而且國家發放牌照的話,這些用戶數非常多的互聯網平台,最後會颠覆傳統。但是大部分的小型互聯網金融企業,隻能做到對傳統的補充,在細分市場的補充。

互聯網為普通人降低金融成本

新京報:提到寡頭,現在BAT形成寡頭格局,是否會影響到一些産業?還是說,未來會有新的寡頭誕生?

陳一舟:一般情況下,壟斷性的企業大家都覺得不好。但是中國互聯網的這幾個企業,很有意思,雖然在各自的領域裡面是壟斷的地位,但他們其他領域都在打架,打得很厲害,讓消費者過得很爽。

新京報: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虧錢的狀态。電商、廣告、遊戲,就是互聯網企業三大賺錢渠道。你怎麼看盈利模式的問題?

陳一舟:你看騰訊、阿裡巴巴,都會靠金融賺錢。而且十年以後,他們靠金融賺的錢超過他們現在所有的。金融會是第四個賺錢的模式,而且會賺得越來越多,比重會越來越高。

新京報:這是否會降低普通老百姓的金融成本?

陳一舟:競争加劇,一定帶來用戶的成本降低。互聯網公司隻要一加入,就是狂打價格戰。所以,傳統金融機構可能會受一些沖擊,但是不會受小型互聯網金融沖擊,而是受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沖擊。

并非資本寒冬 投資熱度仍過高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現階段已經是資本寒冬。你是否認同?

陳一舟:曆史上,任何高科技新技術的發展,都一定有泡沫的。有泡沫才有投資,有投資才有成長,這是客觀規律,我們不能違反它。現在倒不是有寒冬,現在的溫度是趨于正常,還過高了點。以前投資溫度太高了,現在溫度稍微降下來一點,大家就覺得寒冬,這是不對的。

新京報:風險投資對應創業。怎麼看現在中國經曆的剛剛開始的這股創業潮,是不是确實有很多人在盲目創業?

陳一舟:如果有這麼多錢來支持這麼多企業的話,創一下不是壞事。不管是對于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大家都有學習的過程,都要有成熟的過程。資本怎麼樣才能提高社會的資本的利用率,必須有大量的非常精明的投資人。但精明的投資人不是天生的,是鍛煉出來的,是吃過虧以後學習過來的。創業失敗率很高,這很正常。

但是,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從事投資,我并不是特别支持的。現在,純互聯網業務基本上沒什麼可做的了,都是“互聯網 ”,你必須要懂" "的那個行當。

新京報:在投資初期,更看重項目還是更看重創業者?

陳一舟:先選準方向,選準賽道。而且要全球布置,不要光拘泥在中國。現在中國的項目太貴,到美國,投資同樣的項目,價格也就一半,市場更大。國内過高的估值并不利于創業。錢拿多了以後導緻什麼結果?整個行業拿的錢多了,工資就飙漲,錢亂花,互相折損。實際沒做多少事,錢卻花光了。

新京報:你覺得這兩年互聯網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是開始接觸傳統行業嗎?

陳一舟:前幾年會說是無線互聯網,但這個現在已經是過去時。現在,“互聯網 ”的機會更多一些,以互聯網作為工具,以傳統行業的知識作為生産力,去做的新業務。就是用互聯網改造傳統項目、傳統行業。

新京報記者 趙嘉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