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唐代義務人,七歲就能寫詩,唐高宗時期曆任奉禮郎,武功主簿,長安主簿等職,因上疏言事,獲罪入獄,貶為臨海丞。後随徐敬業起兵讨伐武則天,最後因兵敗被殺(一說下落不明)。
《于易水送人 》
唐代:駱賓王
此地别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注釋】
1、燕丹:燕國太子丹,曾在秦國做質子,不受禮遇,怨怒而逃回國,派荊轲去刺殺秦王。
2、壯士:指的是荊轲,戰國時期的刺客。
3、發沖冠:形容人很憤怒,頭發上豎起,把帽子都頂起來了。
【譯文】
這是荊轲告别燕太子的地方,壯士慷慨悲歌發豎沖冠。往時的人已經不在了,今日的易水還是那樣清寒。
【賞析】
駱賓王一生坎坷,常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這是他的一首悲憤之作,易水河畔,他送别友人,此情此景不禁叫他聯想到燕太子丹為荊轲送行時的悲壯場面,于是感歎道:而今荊轲雖然已經不在了,但他那視死如歸的氣概還在,作為曆史見證的易水還在!駱賓王不滿武則天的統治,一直有恢複大唐國業的雄心與抱負,隻是時機尚未成熟,故心中有無限的苦悶。詩題為“送人”,實際詩人是在抒詠懷抱。全詩格調慷慨激越,抒發了壯志未酬、悲憤難抑的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