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推薦過很多攝影圖片換錢的渠道,大家有人試過嗎?#
我們每一次的拍攝,就是借助于相機完成一次創作,完成一次創造,完成一次藝術表達;每一次的按壓快門,就是完成一次光線對“底片”的曝光;每一次的曝光,都需要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三項指标的協同配合,以及比如曝光補償等等其他手段的适當運用。
一、三要素的關系
光圈、速度、感光度中,任意一項的大小設置,都會影響另外兩項的設置;同時,另外兩項的組合,也會反過來制約第一項要素的參數選擇。
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三項指标之間,互為依存、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此消彼長、三足鼎立、缺一不可;隻有在它們之間同時、有效配合下,才能實現一次有效、恰當地曝光。
二、三要素的認識
1、光圈。光圈是控制進光量的一個機械元件,安裝在鏡頭内部,通過内部光圈葉片的不同組合和變化,形成一個開口大小可以改變的圓形空洞,為曝光光線提供可控的通道。
光圈值,是鏡頭的焦距與鏡頭通光直徑的比值,是一個相對的數值。例如針對50mm的标準鏡頭而言,最大的通光直徑為29.5mm,其最大光圈的計算值為50mm÷29.5mm=F1.7。
光圈的标注,一般用“f 數字”的形式來表示,比如f/1.2、f/4、f/10,等等。
光圈的數值越大,表示實際的開口口徑越小;數值越小,表示實際開口的孔徑越大。
光圈的作用有兩個:
一是控制進光量。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越暗。
二是控制畫面景深。光圈越小,畫面景深越大;光圈越大,畫面景深越小,背景越發變得虛幻。
2、快門。快門是相機利用簾門裝置的開與合,來控制光線照射感光元件(底片)時間的裝置,通過與光圈大小的配合,共同(大小 長短)控制進光總量,快門隻有開合的快慢,沒有開合的大小。
快門開合的時間越長,進光總量越多,畫面越亮;快門開合的時間越短,進光總量越少,畫面越暗。同時,對于移動中的對象,曝光時間越短,成像效果越是清晰和穩固;曝光時間越長,成像效果越是模糊和虛無,甚至可能使得移動對象的影像留不下痕迹。
高速快門能夠定格快速運動的物體,也就是把運動的物體拍得清晰;而慢速快門則能把運動物體拍出軌迹,諸如光軌、絲狀瀑布等等。
快門速度的單位是秒,一般用1s、1/2s、1/4s、1/8……分母越小,快門越慢,分母越大,快門越快。
非B門拍攝的最大時長為30秒, B門拍攝的最大時長沒有限制,可以達到“無限長”。
3、感光度。感光度(ISO)是相機處理光線時對于敏感度進行衡量和控制的一套電子系統。感光度越高,對光線的敏感度越強;感光度越低,對光線的敏感度越低。
感光度直接用數字表示,比如:50、100、200、400、800……感光度數字越小,感光度越低,表示對于光線的敏感度越低,但是畫面越是清亮和優質;數字越大,感光度越高,表示對于光線的敏感度越強,但是畫面的噪點會增多,畫質會明顯下降。
三、三要素的配合原理對于光圈、速度、感光度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
在一定的水壓條件下,用帶有開關、具有一定大小口徑的龍頭和帶有不同層數濾網的“過濾器”共同作用,完成一個注滿一桶水的過程,就是一次正常的曝光。
其中,水龍頭的口徑就對應着光圈,口徑越大,注滿一桶水就越快,口徑越小,注滿一桶水就越慢;開關就對應着快門,開關打開的時間越長,就是曝光時間越長,開關打開的時間越短,就是曝光時間越短;濾網就對應着感光度,濾網層數越多,就是感光度越低,濾網層數越少,就是感光度越高。
如果在一定的水壓條件下,選擇合适、合理、可行的水龍頭口徑,控制好打開開關的時間,選用一定層數的濾網,就可以得到理想化的“一桶好水”。
這個道理應用到攝影上,也就等同于——在一定的光線條件下,選擇合适、合理、可行的光圈,控制好拍攝速度,使用合理的感光度,就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一幅好照片”。
未完,待續《單反相機拍攝的曝光原理、組合技巧和注意事項(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