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冢宰源于西魏、北周,大冢宰卿省稱,是古代的一種官職名稱,到了明朝和清朝時期,大冢宰也是吏部尚書的别稱之一。
曆史上,最著名的大冢宰就是宇文護了,大冢宰的官職最開始是非常厲害的,僅次于皇帝,宇文護因此是離殇最具代表的權臣之一。
西魏恭帝元年,宇文泰臨終之前将權力全部移交給了宇文護。宇文護執掌國政後,勢力更加強大,迫使西魏恭帝元将皇後讓給宇文覺,建立了北周,封大司馬,進爵晉國公。
北周建立後,宇文護一手遮天,獨行專政的他三年内連殺宇文覺、元廓、宇文毓三帝。
當時的名臣趙貴、獨孤信對宇文護掌權一事十分不滿,暗中策劃想要将其除掉,事敗後紛紛被害,其中獨孤信的女兒獨孤伽羅後和夫君楊堅在很多年之後建立了隋朝。
北周政權穩定下來之後,宇文護就當上了大冢宰,總領左右十二軍,更加權傾朝野,成為北周王朝實際主宰者,所向無敵,他自己不做皇帝,卻可以讓任何人做皇帝。
後來,宇文邕上位了,宇文邕精明強幹,并不懼色宇文護,在經曆了一系列變故之後,于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日,在含仁殿設下埋伏,将從同州回到長安的宇文護殺害,随後,宇文邕的子嗣和黨羽也被一一誅殺。
宇文護死後,宇文邕下诏宣布恢複宇文護的爵位,谥号為蕩,給了他死後的體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