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31 18:20:25

天下為公,人間大同的理念一直都是我們理想中的社會結構。而這一點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得到實踐過,這讓很多後來者都心向往之。在堯舜禹時期,選拔部落首長主要是通過禅讓制。不僅要由臣下來推舉有賢能,有才幹的人。在位者還要對其進行考察,看他能否承擔大任。在堯86歲的時候,他開始選拔這樣的人才,這時候他關注到了舜,為了切實的考察舜是否有才幹,他把自己的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在他各項都達到他的滿意之後,才讓他當首領。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禅讓制備受後人推崇)1

舜确實沒有辜負堯所托,不久後他病死在蒼梧。也就到了禹的統治時期。關于我們熟知的就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治水的精神。他的父親也是一個治水能手,雖然多年治水,但是水害依舊沒有減緩,所以最終被殺。人們推舉禹讓他來治理黃河,他不僅采用了築高堤壩這樣的方式,而且還多年來考察上遊和下遊的關系,用了疏導與築堤相結合的方式,幫助人們解決了黃河的水害問題。

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威望。當時的社會組織形式主要是部落聯盟。當時的最高的權力機關,其實并不是堯舜禹三個人。而是部落首長議事會。他們的任務就是統帥軍隊,維護群體的安全。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稱的軍事的民主制度。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禅讓制備受後人推崇)2

很多人其實都有疑問,難道他們真的大公無私到了選賢舉能嗎?難道他們并不想傳位于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親屬獲得王位嗎?在談很多人開始感歎的禅讓制的優點,那個天下為公的社會形态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在深入調查。其實堯當時也想傳位于自己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也想要繼承王位。

但是他都沒有扛得過部落聯盟的力量,所以失敗了。可是随着社會的發展,個人的獨裁力量慢慢的開始占主導地位。禹本來想讓自己的助手益當王。但是他的兒子啟也想當王,于是益就順手推給了啟。可是根據《竹書紀年》這本史書記載,後來益也曾後悔過,他開始奪位但是被殺。這個時候也就奠定了啟的統治地位。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禅讓制備受後人推崇)3

孟子認為,終結禅讓制的不是禹也不是啟,而是部落聯盟各部落的首領和氏族成員。因為是他們選擇了啟。而選擇了啟也就意味着抛棄了禅讓制。這樣禅讓制就變成了世襲制。公天下就變成了家天下。但是我們不得不認識到,在早期的國家制度建設的時候,其實也出現了很多薄弱之處。部落聯盟的力量依然存在。

比如說啟在建立國家之後,他的兒子太康當王。可是因為太康驕奢淫逸,所以,被自己的部下夷羿奪得了王位。這也就是我們曆史上所說的太康失國。可是他失去的隻是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的位置,而并沒有失去本部落首領的職務。就是因為部落聯盟依舊有它的微弱位置。所以少康才可以取得立足之地,延續了夏朝的傳統,維護了它的穩定。在這個期間我們可以稱之為是軍事民主制度下的世襲制時期。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禅讓制備受後人推崇)4

我們後來人一直在讨論着禅讓制和世襲制的優缺點。思考從禅讓制走向世襲制,到底是曆史的進步,還是曆史的倒退?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禅讓制确實可以選拔出傑出的領導者,這對于一個部落,一個民族走向昌盛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從禅讓制走向世襲制是曆史所趨,它是建立在物質資料積累的基礎上的結果。在這一點上來說,世襲制是進步的。


禅讓制和世襲制意味着什麼(禅讓制備受後人推崇)5

從禅讓制走向世襲制,再從世襲制走向我們如今的更為進步的政體,這是一步步進步發展的,禅讓制之所以早早的終結,更多的因素是因為它所依托的社會物質财富的變化。選賢舉能固然是好,不過這确實需要社會總體的思想,精神文化水平在極其繁榮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隻有這樣。群體智慧才不會濫用。更甚者說,才不會出現像希臘的陶片放逐法那樣的弊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