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23:53:51

說着念着,2022年的春節腳步近了。每逢年關,人們就會懷念小時候濃濃的年味,進了臘月,就連空氣裡都彌漫喜慶的氣息,蒸饅頭、蒸花馍、蒸焖子、蒸豆包,廚房裡霧氣蒸騰。時代在變,年味也越來越淡,但唯一不變的是每年過年的三紅習俗:紅棗、紅春聯、紅包。希望新的一年裡,每個人的日子都紅紅火火,甜蜜幸福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過年吃紅棗年好彩頭

中國人為很多身邊的事物賦予了吉祥的寓意,比如數字8同“發”,其他如年糕、紅棗、花生、魚、白菜等等,都有發财添丁之意,而棗諧音早,所有的好運福氣的願望都能“棗”“棗”實現。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三紅習俗久不衰)1

當遠方的客人來河南,品嘗起新鄭的大棗,都會贊不絕口;常年在外的河南人回來後,吃到家鄉的大棗,才算真正找到了回家的感覺。人們出遠門探親,更是忘不了帶上幾斤家鄉的大棗,那是禮物。過年蒸棗糕、包餃子,吃着舒心,味濃;尤其在新年,一家老小,親朋好友吃着團圓飯,喝着棗酒,真是其樂融融。

這時,人們會從心底感受到生活的甜蜜幸福。

新鄭大棗兒的“好想你”,皮薄、肉厚、核小,極具營養價值,也極具藥物價值。八月十五以後,挂滿枝頭的紅棗像顆顆珍珠,摘下來,咬上一口,甜到心底。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三紅習俗久不衰)2

而好想你公司也不辜負家鄉父老的期望,将紅棗和健康産業做得風生水起,不僅讓鄉親們富裕起來,還帶動十萬豫軍奔赴新疆、六萬新鄭人技術援疆、百名好想你公司員工駐紮新疆,打開新疆紅棗市場,紅棗成了千萬棗農的“扶貧果”、“功勞果”。

日日夜夜思團聚,歲歲年年别樣紅

濃濃的年味随着遊子的陸續返鄉慢慢襲來。

中國人的中國年,期盼的是團圓熱鬧,大家五湖四海相聚一堂,在除夕這天,大家一起吃團圓飯、看聯歡會包餃子、12點準時下餃子,孫兒輩們放爆竹、貼春聯,給家裡的長輩們磕頭拜年,爺爺奶奶們笑盈盈地給大家發紅包……大家拜完年後,熱騰騰的餃子就上桌啦,這時,誰要上吃到了紅棗餃子,誰就是這一年裡最幸運的人了。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三紅習俗久不衰)3

農家小院,巷陌人家,做焖子和蓮夾,打揚塵,貼春聯……記憶中,勤勞質樸的河南人總是把一年的收獲濃縮在臘八節後置辦年貨的喜悅中,而把來年的願景寄托在門樓下的春聯裡。因此各家各戶,無論貧富貴賤,無論運達命舛,新春貼春聯總是洋溢着節日的祥和喜氣,也寓意着對新的一年的祝福與期望。

據史料記載,春聯起源于周代。那時還沒有發明紙張,人們就做成桃木牌,最開始隻是刻上降鬼的字符,直到五代,人們才在桃符上題寫對聯,這就是最早的春聯了。桃木辟邪,春聯迎喜,可見古人的睿智和聰慧。

到了現代,過年貼春聯已成了風俗,紅色的對聯不僅要貼在大門上,還要貼在豬舍、雞鴨舍,甚至樹木、院牆等處,寓意六畜興旺,喜福盈門。院子裡的大樹上貼的是“枝繁葉茂”,竈台上就貼“五谷豐登”;客廳裡貼上“高朋滿座”,衣櫃上貼上“新衣滿箱”。家家戶戶的大門前從“改革春風吹大地,富民政策蕩神州”到“春好禾苗壯,人新稻谷豐”,再到“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盛世千家樂,新春百家興”……春聯的内容與曆史變遷息息相關。

以前總是有人在街頭擺上桌子,替人手寫春聯。人們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寫春聯的人圍起來,讨個新春吉利。如今,家門張貼的多是印刷精緻的春聯,相對于質樸清雅的手寫春聯略遜風騷,但隻要火紅的文化挂上大門正堂,稀松的年味就會濃郁起來。

正如一首詩中所寫: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自古,春聯都是期盼平安、幸福。而今,春聯作為新年的一種傳統習俗,對于離開家鄉,在外落腳的遊子而言,春聯更是一種期盼團圓的儀式。

思鄉情意濃 “紅包”各不同

派"紅包"是新年的另一種習俗,中國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

過年“發紅包”寓意新一年裡幸福、平安、健康,互道恭喜發财也是一種良好祝願,是所有人不可或缺的一種儀式。年夜飯後長輩會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傳說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河南廟會吹大紅袍(三紅習俗久不衰)4

如清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等壓歲錢牽系着一顆顆童心。過去,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存儲,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生活方式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内容。

由于今年是虎年,市場上都在賣超萌的小虎圖樣的紅包,好想你公司則别出心裁,将生肖文創、好想你吉祥物“棗帝”印在紅包袋上,以借農曆春節來傳遞祝福,表達情意。網友紛紛表示,簡直被萌化了。

鄭報全媒體記者 蔣曉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