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大拜年#
文/茶人小談
01
2023年2月19日,也就是正月的廿九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記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這樣說的:“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意思為河冰融化,分散成雨。接着,又說“春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立春和雨水是有區别的,一個是萬物萌發,一個則是滋潤生長,也就等于告訴我們,溫度上升,雨水多了。
下周迎雨水節氣,當天下雨好還是晴天好?諺語早有預兆,建議了解。在以前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人們隻能夠通過觀察天象,以及來尋找大自然的一個規律,從而來判斷今年是不是好年景,像二十四節氣,很多的諺語,都是來預測年景,這也說明,二十四節氣和農事是密不可分的。
莊稼的收成與欠收,當年的天氣至關重要。雨水是正月裡的最後一個節氣,我們不妨一起看看,當天下雨或者是當天晴,有什麼說法?到底是下雨好,還是晴天好。
02
諺語一: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這句諺語比較好理解,說如果雨水節氣,當地是下雨,那麼就代表着今年一年的雨水會比較的充沛,年景也會比較好,人們的收成有保障。
本身雨水就是一個降雨的季節,就如剛才講的,立春過後萬物萌發,此時需要雨水的澆灌,這樣就可以滋潤生長。而且此時也是春耕的好時候,都需要需要的澆灌,淅淅瀝瀝的雨,恰巧也是這個時節的特點。
所以這裡說雨水多,一年多水,意思就是雨水節氣當天,最好是下雨,這樣就不愁雨水了,莊稼也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03
諺語二:雨水有雨百日陰
這句話有些誇張,說的是雨水節氣當天如果下雨的話,那麼往後的一百天當中,都是以陰雨為主,它是通過一種誇張的說法,來解釋,雨水下雨之後的天氣情況。
晴天比較少,雨水比較多,就如同老話說的“雨水落雨,小河會滿。”都是說小河裡的水會滿起來,這樣也是豐年的一個好預兆。
和這句諺語對應的還有:“雨打雨水節,二月落不歇。”都是在告訴我們,降雨的頻繁,按照人們說的春雨貴如油,此時如果連續的下雨,也是糧食豐收的一個預兆。
04
諺語三: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
這個就更通俗易懂了,說的是雨水節氣,必須要下雨,這樣就可以保證大麥小麥田土壤墒情,保障小麥大麥在返青分蘖拔節時對水分的需要,保證滿足大麥小麥正常生長發育。
大麥、小麥等這些農作物都會茁壯生長,粒粒飽滿,那麼人們生活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說明這一年的年景好,人們都可以得到豐收。
正如杜甫講的那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個時候莊稼恰巧需要雨水,而雨水恰好降下。
05
從農耕的角度來看,雨水節氣,的确是雨水的澆灌,才能讓莊稼有個好收成,不過如今天氣也容易多變,一直下雨,其實也并不是什麼好事,容易出現澇災,尤其是土壤的營養成分流失比較嚴重,莊稼其實也是受影響的,當然雨水節氣,當天還是下雨好,畢竟正當時令。
—The end—
原創/茶人小談
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新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