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民間有句俗語:“孩子發燒一次長高一次”。也就是說,寶寶發燒也不一定是壞事。但是,每個爸爸媽媽看到寶寶發燒難受的樣子都是很心疼的,他們更希望寶寶不發燒,也能長的高。
想要寶寶燒退,自然就要弄明白寶寶是為何發燒。
我們都想知道寶寶的體溫都比我們成人體溫略高一度,寶寶腋下正常體溫通常是在36 ℃~37.3 ℃ 的範圍内波動。這就意味着,寶寶體溫不是固定在某一個數值上的。而我們所說的發燒,也隻是相對而言的。
發燒,隻是疾病的一種症狀表現,引起發燒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種的,比如說常見的兒童手足口病、疱疹、感冒等病,都有可能讓寶寶身體溫度驟升的表現。在衆多能引起發燒的這些疾病中,很多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媽媽們常聽醫生提到的上呼吸道感染,還有一些非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
正是因為引起發燒的疾病很多樣,也很複雜,醫生需要通過檢查來判斷寶寶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好對症下藥從根源上治療。
那寶寶發燒是不是都要吃藥?發燒到多少度該吃藥?這也是爸爸媽媽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般兒科醫生會把 38.5℃作為寶寶是否服用退燒藥的參考标準,當然,這并不是“硬性要求”。爸爸媽媽對寶寶精神狀态的觀察也是要作為參考對象的。如果寶寶發燒39℃,依然可以活蹦亂跳、安穩休息,那也不用馬上吃退燒藥;如果寶寶體溫38℃就已經感覺非常不舒服,精神萎靡不振,媽媽們也是可以給寶寶用退燒藥的。
給寶寶退燒降溫,爸爸媽媽可以從兩方面着手:
一、藥物退燒
給寶寶拿過退燒藥的媽媽都對布洛芬(美林)、乙酰氨基酚(泰諾林)很熟悉,因為這兩種是給寶寶退燒的常用藥。一般醫生會叮囑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3個月以上的寶寶,布洛芬可用于6個月以上的寶寶,但即便如此,在給寶寶吃退燒藥前,對用藥的時間間隔、劑量還是要謹遵醫囑的,不可情急之前,擅自給寶寶用藥。
有的媽媽發現寶寶服用其中一種藥并沒有讓寶寶退燒,轉而又給寶寶服用另一種退燒藥,這是很危險的情況。很容易出現用藥錯誤。如果寶寶服藥後持續不退燒甚至體溫又升,在咨詢過醫生後,才可以考慮換藥。
給寶寶服用退燒藥,不是為了把孩子體溫迅速降到正常值範圍,而是為了盡量讓孩子在發熱時期,身體更舒服一些。
二、寶寶發燒,除了藥物退燒,物理退燒也是很有效果的。
1、 被子薄一點
老人們常說,發熱時多蓋層被子,捂出汗就好了。這對成年人或許管用,但對小孩子來說,就要考慮寶寶是否會有“捂熱綜合征”,也就是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呼吸循環衰竭等危險。
我們都知道寶寶新陳代謝比成年人旺盛,入睡很容易出汗,而寶寶體溫調節能力又不強,在發燒和捂熱的狀态下,不僅無法出汗排熱,反而可能會因為不能及時散熱導緻熱量在體内堆積,那就更不利于寶寶退燒。所以,适當減少被子還是可以幫助寶寶快速降體溫的。
2、 少穿點衣服
溫度高,要讓寶寶更舒服些,就要幫寶寶把體内的熱量散發出去,給寶寶适當少穿點衣服,可以讓寶寶的熱量更快的散發出來。
3、 開會兒空調
發燒,不用讓寶寶穿這臃腫的厚衣服捂汗,也不用穿太厚,可以将室内空調調到24℃~26℃,讓室内溫度有所提高,當然溫度要以寶寶舒服的溫度為佳。
4、 多喂白開水
發燒會使人體内水分驟減,寶寶發燒也是如此。因為寶寶語言不通,無法表述對水分的欲求,這時候媽媽就要時刻看着寶寶,在寶寶出汗後,及時給寶寶喂水,以增加寶寶體内水分。
5、避免不合理的物理療法
降溫和冰敷退燒,通常也是老人們總結的退燒經驗,但這兩種都對寶寶有傷害。酒精本身可能對寶寶嬌嫩的皮膚産生刺激,而冰敷會讓寶寶皮膚血管驟縮,使得寶寶體表溫度降低,體内熱量卻不易散出。所以,在對寶寶進行物理降溫退燒時,我們是不建議使用這兩種方法的。
其實,寶寶發燒并不一定就是壞事,發燒是人體在受到病菌感染後的一種正常的保護性反應。除非是很少見的高燒,普通發燒,隻要持續時間不長,都不會對寶寶造成很大的傷害。爸爸媽媽在給寶寶退燒時,要以調節寶寶發燒狀态下的舒适度為出發點,而不是更多的去追求把體溫控制到正常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