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偉大之處在于,它僅僅用五千個字,就把宇宙、人生、自然、世界給說了透徹明白。如此簡潔有力的語言,恐怕也隻有中華文明的漢語能做到。
《道德經》究竟厲害在哪裡呢?它為我們的世界和人生都有哪些指導意義呢?哲學詩畫特意精選了三段,一起來品悟老子的超級智慧。
1
将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也,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随,或噓或吹,或強或赢,或接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經·二十九章》
老子認為那些野心之人想要取得天下,就去亂搞。在他看來,他們是停不下來了,這種行為也并無用處。要知道天下是一個神器,隻有神才能主宰,人最好不要亂搞。事情敗就敗在做事者手中,東西丢就丢在拿東西的人手上。你看,萬事萬物都被自然規律支配着自己生長,有的寄生,有的獨活;有的大笑,有的歎息;有的強大,有的虛弱;有的可以活下去,有的卻很快就敗了。因此啊,聖人做事不過分,做人不貪多,沒有驕傲的心。泰然自若。
這段話老子主要講,做人不可胡作非為,不可以無邊無際。要學會腳踏實地,才能懂得道之奧妙。
2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日: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類,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隐無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道德經·四十一章》
老子認為聰明人見人講道,會接受,并努力去踐行。一般人見人講道,左耳進右耳出,也不知道他從中學到了什麼。沒智慧的人見人講道,就大笑,覺得好笑極了。他們越笑,大道就越在人群中彰顯。不笑倒不好。所以老子就發現了一些新的道理,說出了一些新的話,那就是:
明白好像不明白;進步好像退步;大路好像坎坷;有德好像缺德;立功好像偷盜;完美好像渾身污點;
世界方方正正大得沒有角落,天地如同是個大實驗室,很晚才實驗成功;
最美的音樂聽不見聲音;最大的景象看不見形狀;大道隐藏我們沒辦法叫它出來。但隻有這個叫不出來的道,才是人類至寶,它讓我們善始善終。
老子通過這段話告訴我們,大道是看不見的、自相矛盾的,但又是必須要有的。有道之人不會讓人尊敬,反而讓人好笑。大道不從大路上傳,卻從小道上去。這也是二律背反的悖論,正傳遞了大道本身的一個寶貴信息。不管如何,大道必會流傳開來,進入人心的。
《聖經》裡講,進天堂的門是窄的,與老子這段話所表達的意思相通。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老子說,大道有路可尋,但不是常說的道。大道之上是神,神就像人一樣是有名有姓的,可以叫出來,但又不是人們常叫的名字。神沒有名字的時候,就是萬物的開始。神以道為名,那麼就是萬物的母親,天地萬物,無不是他生的。所以,人要常常無知無欲像嬰兒,才能看到大道母親生育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又要常常不妨有知有欲,才能看出大道母親給她的孩子所規定的空間和時間。大道從無到有,從無名到有名,生出萬物,孕育一切。人有欲無欲都不過是嬰兒,怎麼也大不過道。有欲與無欲,同出而異名,都可以叫一團黑。黑暗又黑暗,就是所有的生命誕生的地方。
世界從黑暗中來,黑暗是宇宙的重要組成。母親的子宮一片黑暗,但卻誕生生命。人的大腦一片黑暗,但卻産生思想。人生一片黑暗,但卻能從中看到光明與幸福。知其白,守其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