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知識

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知識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6:43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産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争、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态環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3、人口環境承載力(人口環境容量):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一個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最适宜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環境容量。

  4、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迹。

  5、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範圍

  (1)城市規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别低,服務範圍小。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别高,服務範圍大。

  6、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

  (1)特點:①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2)我國城市化落後于工業化。

  (3)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于少數大城市。

  7、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熱島效應、雨島效應、城郊熱力環流、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鬥區範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彙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8、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産、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産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産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布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