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都是早産兒”這一觀點最早源于瑞士動物學家波特曼(A.Portmann)的“離巢性和就巢性”學說。哺乳類動物中,大腦發達、身體結構複雜的大型動物會産下和雙親的形态、舉止都相差無幾的幼仔,即所謂的“離巢性”;反之,大腦不發達、身體結構簡單的小型動物産下的幼仔則多半沒有成熟,顯得軟弱無力,即所謂的“就巢性”。
作為大型哺乳動物,人類卻産下了生理上似乎很不成熟的後代。他們有嘴,卻不會說話;他們有四肢,卻沒法自由運動。然而,嬰兒的身體其實并沒有我們看到的那樣軟弱不堪,他們也擁有與生俱來的覓食、吸吮、握持等100多種神經反射,與其他動物相比毫不遜色。嬰兒的生理實際上是相當成熟的,他們之所以無法随心所欲地靈活運動,最本質的原因是由于大腦功能的不完善,以至于無法自由地調動身體各部分。反觀其他動物的幼仔,在出生後極短的時間内就能夠同雙親一起活動,是因為它們在胚胎階段就完成了大腦的發展。所以從生理上說嬰兒并不是早産的,早産的隻是大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