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翻譯: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種田的農夫卻仍然有餓死的。
賞析:
這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叙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内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采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并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淩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