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姓名:蕭氏
民族:典型多民族(漢族居多)
年齡:3000多年
父母:百家姓
人口:約936萬
自我介紹
蕭氏族人一直秉承着“孝雙親,愛同胞,睦夫婦,親宗族”的祖訓,這是我們蕭氏家族曆代先袓奉為治家、為人處世、行為舉止的靈魂和準則。
蕭氏家族文化經曆住了淘沙長河的流轉考驗,時至今日仍木秀于中國傳統文化中,蕭氏祖訓微言大義,一字千金,字字珠玉,更是為蕭氏族人的齊家修身之良言警句,為蕭氏的昌盛發達敦實了基礎。
蕭氏家族曆代奉行的“孝雙親,愛同胞,睦夫婦,親宗族”家訓依然勉勵着每一位蕭氏後人,使得我們蕭氏儒雅、嚴謹、忠厚的家風曆代傳承。
個人履曆
先秦時期,蕭姓族人由于國家被滅而居魯、宋、楚之間,後子孫多居豐沛。秦漢時期,社會動蕩,迫使蕭姓外遷,進入第一個發展遷徙時期。
漢時随着蕭何拜相封侯,其子孫也多有列侯為官者,分封各地,陝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漸有蕭氏遷入。
西晉初,已有蕭氏因任官南遷,最遠到了今廣東等地。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北方士族大舉渡江南遷。蕭氏在此次遷徙中,主要定居于江蘇和湖北。其中,蕭彪後裔蕭整舉家定居在丹陽附近的南蘭陵縣。從此蘭陵即為蕭氏主要聚居地和重要郡望。
南北朝時期,蕭整後人蕭道成和蕭衍分别建立了南齊和南梁兩朝。并且蕭姓在劉宋、南陳,以及北齊、北魏和北周也十分顯貴,蕭氏族人因任官而散居各地,南到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北至河南、河北、陝西,都有蕭氏族人活動的蹤迹。
隋唐兩代,蕭氏族人依然顯赫,既為皇親,又曆代為顯宦。除長安外,主要聚居地還有河南和山東等地。唐高宗、武則天時期,陳征、陳元光父子率河南固始府兵征閩,後在當地屯墾,軍士便在福建落籍,其中有将佐蕭潤爾,從此開始了蕭氏移居福建的曆史。
“安史之亂”和唐末的農民起義,兩次引發由北向南的大規模遷徙潮,更多蕭氏族人在這兩個時期,遷移到了江西、安徽、湖南、廣東和福建等地。
從晚唐五代到宋、元的460多年間,蕭氏的主要遷徙地是江西、福建和湖南。随着“湖廣填四川”的開始,蕭姓開始大規模進入四川,成為四川的大姓之一。
自清康熙末年,蕭姓族人開始入遷台灣。
曆經風霜雪雨,蕭家人勇往直前!
家族榮譽
翻開曆史的長卷,我們可以看到,蕭氏一族曆經數千年的滄桑,依然熠熠生輝,蕭氏家族名人輩出,人才濟濟。
《中國人名大辭典》共收入了蕭姓曆代名人497名,占總名人數的1.0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四位;蕭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83%,排在第二十四位;蕭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48%,排在并列第四十六位;蕭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47%,排在并列第四十八位。
蕭姓曆代重要人物有:
先祖蕭叔大心,春秋時期宋國蕭邑大夫,因平定宋國内亂有功而被宋桓公封于蕭邑建立子爵蕭國;
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即位之後,他革除了宋孝武帝以來的諸多暴政,下诏“修建儒學,精選儒官”,招攬人才。
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蕭衍,博通文史,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并親自撰寫贊序。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所作的千賦百詩,其中不乏名作;
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昭明皇帝,廟号高宗 。曾主持編撰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漢族詩文總集《文選》(又稱《昭明文選》);
南朝梁學者、官員蕭琛,雅愛音樂、詩書及醇酒,能文且富辯才,著有《漢書文府》、《齊梁拾遺》文集;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蕭朝貴;萬曆中會試第一名蕭良有;山水畫家蕭雲從;中國共産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蕭楚女;國際著名詩人蕭三;古典文學家蕭滌非;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将領蕭華……
個人總結
慢慢曆史洪流中,蕭氏先祖前輩以其過人的智慧,在中華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及絢麗多彩的文化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作為4000年後的我們,理應承前啟後,繼承蕭氏的優良傳統文化,弘揚蕭氏祖訓精神,團結所有蕭姓宗親,多聯誼交流,為蕭氏發展獻計獻策,培養後繼人才再創蕭氏輝煌!
備注
蕭家女士娴淑典雅!
蕭家男士品貌非凡!
美哉,我大蕭氏!
德馨流芳,立于八方!
壯哉,我大蕭氏!
枝繁葉茂,昌榮萬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