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雖然不像“乒乓”那樣擁有“國球”的地位,但它同樣是中國體育的傳統優勢項目,同時在中國普通人中的普及率也很高。所以,像“每天打羽毛球一小時效果如何”之類的問題,就比較有代表性。
不過,運動鍛煉的效果是複雜的,絕不僅僅受“運動時長”這一個因素的影響,并不能給出一個确定性的标準答案。因此,“每天打羽毛球一小時會發生什麼改變”這個問題,還真值得讨論一下。
總體上來說,羽毛球屬于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顯著作用之一就是,能有效減肥。所以,長期打羽毛球的人,身材都比較苗條。專業的羽毛球運動員的身材,就是非常典型的長期堅持羽毛球運動後形成的身材:身體靈敏、體态輕盈、較為苗條,但下肢要比長跑運動員粗一些,因為要适應爆發性動作的需要。
然而,羽毛球又不是像慢跑那樣,具有典型的規律性的動作節奏和韻律性。它的運動特點是,包含了大量的不規則的爆發性動作,比如沖刺、跳躍、快速移動、轉身、上肢的大力扣殺等。每一次得分之後,鍛煉者又可以得到短暫的休息時間,類似于力量訓練中的組間休息。這些特點,又讓羽毛球帶有部分的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的特點,對心肺功能會産生短時間的沖擊壓力。
另外,在攻防過程中,對于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敏捷性、柔韌性也有非常高的要求,這些都遠超慢跑之類的有氧運動。
上述這些特點,都讓羽毛球鍛煉者更容易減肥,或者更容易長期保持苗條的身材,同時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心肺功能也會得到更好的鍛煉。
既然有這麼多好處,“每天打羽毛球一小時”就一定會變瘦,或者更靈活、更柔韌嗎?那可不一定。
(1)運動時長。
理論上,每次打一小時羽毛球足以達到不錯的鍛煉效果。但一小時高效率的訓練,和一小時松散的訓練,其效果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你隻是一個羽毛球的運動愛好者,那麼至少應該在一小時的羽毛球鍛煉過程中,讓自己持續出汗,心率保持在一定的運動強度水平上。
簡單說就是,别讓自己感覺太輕松。判斷标準是,如果還能夠在打球過程中、間歇休息時,和球友輕松聊天、談笑風生,那麼就需要提升打球的節奏和強度了。
(2)運動強度。
缺乏扣殺、跳躍、快速移動、多次來回攻防的打球節奏,運動強度肯定很一般。舒适的運動強度,也就意味着,不會産生多少鍛煉的效果。建議将運動心率控制在(220-年齡)的70%-80%。
(3)運動頻率。
肯定會有人認為“每周打球次數越多、鍛煉效果越好”。事實上,這是有前提的,即:在你的身體能夠承受的範圍内,這樣做才是有意義的。
對于運動新手來說,剛開始就每天打球1小時,很可能會超出身體的适應能力,結果發生過度疲勞,甚至運動損傷,造成鍛煉計劃無法保持下去。
禦行君的建議是,不必每天打球,一周打球3至5次就行了,其餘非訓練日就好好休息,讓身體得到調整和恢複。這樣既可以避免受傷風險,又可以讓身體變得更為強壯,運動能力逐步提高。
(4)身體是否已經适應?
随着打球鍛煉不斷進行,身體也會不斷适應羽毛球訓練的節奏,鍛煉者會發現自己打羽毛球越來越輕松了。如果不進行訓練方案的調整,鍛煉效果就會原地踏步,這就是所謂的“平台期”。
所以,新手初期堅持規律打羽毛球,身體變化會很明顯,而老手若不升級運動方案,就隻能保持狀态不變。
(1)不要每天打球,新手很可能會因為過度訓練、身體疲勞、肌肉酸疼等因素,被迫放棄或中斷訓練計劃。
(2)如果一周打羽毛球4至5次,每次1小時,且運動強度、訓練效率都能保證。那麼,新手在一兩個月内明顯減肥,比如減掉三五公斤,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時,心肺功能也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3)老手要及時突破“運動舒适區”,否則每天打1小時羽毛球并不能帶來什麼改變。
通過上述讨論,我們就會發現:普通人周末休閑式地去打一兩次羽毛球,是無法達到累積鍛煉效果的目的的,哪怕你一次打羽毛球兩三小時。
别隻關注打羽毛球多久,而是應該綜合考慮時長、頻率、強度、身體适應性等各幾方面因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運動方案,并且要注意及時做出調整與改變才行。
從200斤胖子減到90斤瘦子,會怎麼樣?放心吧,你減不到
怎麼練好俯卧撐?沒有捷徑,基礎三招掌握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