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無菌化”設計的誤區
文 | 方展畫(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無菌化”烏托邦
很久以前,不知何人給學校起了一個“别名”:象牙塔。
我理解起名者至少有兩個意思:一是學校如象牙般聖潔無暇;二是學校自守一隅而與世無争。久而久之,世俗便按照“應然”的法則,漸漸将學校打造成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一塵不染,俨然“無菌化溫室”。其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就是對學生的錯誤采取“零容忍”。
反省教育的設計理念不難發現,我們總是按聖賢的标準“苛求”每一位學生,不允許學生犯錯。借助于嚴謹且巨細無遺的學生守則為導向,借助于各種規章制度和獎懲條例為保障,學校希冀成為超然于社會之上的“淨土”。
然而,如此構建起來的必定是一個失真的和虛幻的世界。在這種“無菌溫室”裡,學生本能的“野性”被文明“馴化”,學生的“免疫”能力也大幅下降,以至難以抗衡市俗的濁流。于是不斷有人驚呼“5 2=0”,學校教育的乏力且低效,成為困惑衆人的一道難解之題。
學校為什麼不能寬容學生的過錯呢?為什麼不能讓學生每學期可犯一次錯誤而不處罰呢?無意中損壞公物一次、因客觀原因上課遲到一次、由于學習枯燥偶爾上網玩了一次遊戲、忘了穿着校服來學校等等,這些看起來并無大礙的錯誤,在許多老師眼中卻是不可原諒的,他們會馬上找學生談話,嚴肅指出存在的問題,甚至還要學生寫下“保證書”,保證絕不再犯。
為了實現對學生錯誤的“零容忍”,我們便按照“無菌化”的理念來設計教育。如同不能允許任何“細菌”進入溫室一樣,學校也絕不讓任何錯誤出現在校園和課堂。在學生手冊裡,大量使用“不能”、“不準”、“禁止”等詞語,告誡學生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
人大附中有一位班主任,因擅長“使‘差生’變優”而享譽世界,他曾讓一位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一的學生拿到北京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這位“差生”不僅成績差,而且沉溺網絡、抽煙喝酒、打架鬥毆一樣沒落下,先是在别班就讀,後轉到該班。
轉班後,班主任給他開出一項“優惠待遇”:“我允許你每周違反兩次紀律。”對于這樣一位傳統意義上的所謂“雙差生”,應該是在一種“屢禁屢犯”的環境中成長的,教育對他來說,是“禁止”的世界,但同時又是“禁而不止”的世界。
不知道這種另類的“允許”與北京大學的入學通知書有什麼内在聯系,但事實上,恰恰是這種始料未及的“允許”,改變了這位“差生”的成長軌迹和人生之路。
允許“差生”每周犯兩次錯誤,的确是一件新鮮事。我們每一個人都熟稔一條古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事實也是這樣。人的一生總是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無怪乎偉大導師會用一種極為寬厚的平常心淡然處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美麗的錯誤
“浪子”固然令人痛恨,但社會卻用“金不換”欣喜期待着能夠“回頭”的“浪子”,完全寬容了此前的斑斑劣迹甚或胡作非為。那麼,對于不谙世事的孩子,為什麼不能給予最大的寬容和理解呢?
其實在孩子所犯的錯誤中,絕大多數是天真的“錯誤”,也即所謂的“淘氣”或“幼稚”。此類錯誤是必須付出的成長代價。可以說個體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地試誤過程。如果我們贊同科學進步中“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名言的話,那麼,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犯錯”就是“進步之母”。如此看來,我們為什麼要懼怕學生的錯誤呢?
更嚴重的是,當學生不斷地因犯錯受到批評甚至指責時,其“自我”就會受到持續地負面強化,遺失了成長的動力與信心,所謂的“差生”就是這樣“煉成”的。有一位老校長曾對我說:補課越多的老師,班裡的“差生”也越多。我問為什麼?校長說:補課給了被補課者一種信号,即因為學習成績差才補得多,正是因為暗示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最終成為學習的“差生”。對于學校德育來說,這一辯證法同樣适用。
人大附中那位班主任對教育有一個很好譬喻:“人都需要鹽,但是,一顆顆大鹽粒子,讓人生生吞下去,誰愛吃?要是把它放在菜湯裡,那吃起來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他允許“差生”每周可以違反兩次紀律,這是因為讓他不違反紀律已不可能,不如通過化解“違反紀律”的嚴重性,讓他自然認識違反紀律的危害性。這相當于将一顆十分難吃的大鹽粒子化解在湯裡,轉變成美味,而不是簡單地把它扔掉,這是“浪子回頭”的機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把孩子的錯誤凸顯出來、“提煉”出來、“強化”出來。我們要努力淡化和稀釋孩子的錯誤,讓他在教育的自然中認識、糾正自己的錯誤。
教育不該讓正處在社會化過程中的未成年人承載太多的成人理想。學校教育亟待回歸自然,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中成長。在這種自然的環境中,有正确也有錯誤、有快樂也有痛苦、有進步也有退步、有成功也有失敗。正如在人的一生中錯誤是難免的一樣,對涉世不深的孩子,我們也可以說那些錯誤是美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