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伯樂哪裡去了

伯樂哪裡去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3:55:21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1

網上有人問,伯樂和伯仁都姓伯,誰更厲害?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2

我知道,這是因為“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和“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兩句話流傳度實在太廣。

但這個問題提的,就仿佛在問,羅貫中和黃貫中都叫貫中,為什麼其中一個人能寫《西遊記》/《水浒傳》一樣混亂。

首先,伯樂和伯仁是兩個完全不同時代,生活軌迹又沒啥可比性的人,沒法類比。

其次,伯樂和伯仁的伯,都隻是古代稱呼法則之一的“伯仲叔季”模式,也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按西周時期的風俗,老大是伯,老二是仲,如果家裡生得多,後面的三四五六七都是叔,最小的則是季。

比如周文王的兒子們,老大伯邑考,老二周武王當了天子,後面的兒子,封在哪裡,就按他的封地加排行加大名的模式稱呼,如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铎、郕叔武、霍叔處、衛康叔、冉季載等等。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3

周武王畫像

起初,這些“伯仲叔季”,既不是他們的姓,也不是他們的名,隻是稱呼起來的時候,加入進名稱裡面了。

後來的人則開始以這套模闆來取名和字,比如孔子就字仲尼,因為他是孔氏的老二;再比如,劉邦的二哥叫劉仲,劉邦自己叫劉季。但奇怪的是,劉邦後面還有一個小弟劉交,他應該是“季”,劉邦是“叔”才對。極有可能是老劉家生到劉邦的時候,以為後面沒孩子了,就叫小劉季。沒想到後面又出來一位,所以到底誰季,也就無所謂了。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4

差點變成你們的劉叔叔

光武帝劉秀家也是按這套模式取字,大哥劉縯字伯升,二哥劉仲,他自己則是劉文叔。

這套規則幾乎可以套到每個名字裡帶“伯仲叔季”的人身上,但不是每個人取名字都得按照這種模式來。

所以,曆史上會有無數的“伯X”,對,還有那位一邊彈琴一邊撩漢的伯牙。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5

元代王振朋《伯牙鼓琴圖》

上次咱們說過伯仁了,今天再來說說伯樂。

伯樂這個人,自古以來就備受大家青睐,隻要你有一點小野心,總會期待着,生命中的伯樂到底什麼時候來?為什麼伯樂總在躲貓貓?

伯樂就是有眼光的代名詞,同時也是貴人的意指,韓愈《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誰不希望遇到一位貴人,把你牽引上康莊大道呢?

所以,伯樂可以指任何一個賞識、提攜了你的人,世界上有無數個伯樂,每個人都可能遇到他。

但是,那個最原始的伯樂是誰?

原則上說,伯樂并不見于正規的“史料”,隻在諸子百家各個宗師講道理,必須援引故事時他才出現。所以,早先的伯樂就和現在一樣,有無數個化身。

伯樂的出場,總是很拉轟的,因為他是有馬一族——每當伯樂出場,必定把馬帶出境。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6

畫家倪田繪

首先,《莊子·外篇》裡的伯樂是這樣的:“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台路寝,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羁絷,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 生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

這裡的伯樂,完全跌破大衆認知,他和馬幾乎是死敵。

本來馬可以自主在自然裡生活,結果伯樂一說要訓練,馬很快先“死者十二三矣”,然後“死者已過半矣”。跟賞識毫無關系,簡直是辣手催馬。

當然,莊子和門徒是個主張返璞歸真,一切依着大自然走的群體,伯樂想将馬馴服成人類的工具,那麼他筆下的馬就隻能暴力不合作,選擇原地死亡了。

另一位道家人物列子,對伯樂的記述比這要清晰,有時代有背景,有人物有情節: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7

列子畫像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九方臯,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臯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臯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這裡,伯樂明确了是秦穆公時期的人。

秦穆公看伯樂年紀大了,擔心他死了以後沒人接班,就問伯樂有沒有繼承人。伯樂表示,兒子們雖然可以看出良馬,但還看不準天下最好的馬。順勢又推薦了一位叫九方臯的朋友,說這個人比自己厲害千萬倍。結果,秦穆公把九方臯找來,又親自實踐了一番,開始差點解雇,但最後終于證實了,伯樂說的沒錯,九方臯才是天下最會相馬的人。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8

秦穆公

這麼說來,大家想求貴人,不應該找伯樂,而應該找九方臯。

後來《荀子》《韓非子》《屍子》裡,也紛紛提到了伯樂會相馬。《呂氏春秋·贊能篇》更表示:“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就像有錢買到魚,不如找個厲害漁夫給自己打工,真是夠黑心的。

所以,伯樂會相馬一定是當時社會上共知的事情。

就像提到麻花,不約而同的就想到天津,說到好客,不約而同想到山東,而提到砍人……東北大哥,别打我!

後來,屈原在死之前也作辭說:“伯樂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伯樂都死了,千裡馬又能跑去哪裡呢?第一次将伯樂和明主聯系起來,暗喻世上已經沒了明主,即使自己是匹千裡馬,也隻能絕望地去死了。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9

屈原,馬可

那麼,這麼舉世聞名的伯樂,為什麼隻剩下一個疑似的字,卻沒有留下大名或者生平故事?

關于伯樂到底是誰,網上有兩種說法。

一說伯樂叫王良,或子良,是春秋時期晉國大族趙氏家族中趙簡子的司機。

一說伯樂叫孫陽,是春秋時的秦國人。又說,孫陽就是王良,這倆是一個人。

那麼,我們先從這兩個名字着手。

《呂氏春秋·審分覽》雲:“王良之所以使馬者,約審之,以控其辔,而四馬莫敢不盡力。……”

就是這裡,大家看到了一個叫王良的人和馬有關。但這裡的王良顯然不是個善于相馬的,而是個擅長駕馬車的老司機,主要技能在于駕車,而不是觀察馬。

而趙簡子的司機中,确實有一個擅長駕馬車的。《左傳·哀公二年》:“甲戌,将戰,郵無恤禦簡子,衛太子為右……郵良曰:‘我兩靷将絕,吾能止之,我,禦之上也。’”這個司機叫郵良,字無恤(《國語》裡字無正),在某一場戰争中替趙簡子駕車。戰争打完以後,大家都吹自己功勞最大,郵良說:“我骖馬上的兩根帶子都快斷了,我還能控制好車不往旁邊跑,沒有掉下水溝,我是司機裡功勞最大的!”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10

趙簡子之于現在最著名的就是出土了《侯馬盟書》

由此可知,郵良隻是一個老司機,跟擅長相馬并沒啥關系。所以,伯樂隻是秦穆公時期的那位善于相馬的,後來曆代所傳的擅長發現人才的伯樂,也都是代指他。但比較悲哀的是,這個伯樂,還不如他的老農好朋友九方臯呢。

那麼,伯樂為什麼被傳孫陽呢?出自《楚辭》:“骥躊躇於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東漢文學家注解《楚辭》的時候說:“孫陽,伯樂姓名也。”

而關于孫陽和王良為什麼又都是伯樂,源自曆代那些考據家。

杜預注解《左傳》的時候說:“郵無恤,王良也。”

清代梁履繩的《左通補釋》籠統解釋道:“郵無恤,晉語作‘郵無正’,蓋趙簡子之子襄子,亦名無恤,嗣立約在哀廿年前,故更名‘無正’。其氏為郵。其稱為孫無政者,即因孫陽而誤,故亦稱孫郵。其又稱王良者,王良乃星名,與造父俱屬紫微垣,《史記·天官書》所謂‘王良策馬’是也。故以王良為号。至伯樂别是一人,在秦穆時,而非趙簡子之伯樂。”說郵無恤和王良沒關系,和孫陽更沒關系。

總而言之,翻遍經史,可知伯樂既不是孫陽,也不是王良,更不是郵無恤,這都是後人在傳抄和解釋時出的訛傳。伯樂到底叫啥,沒人搞得清。就像他的屬性——神秘貴人,隻有需要的時候,他才出現在你身邊。

不過,現代人對伯樂的需求,就像需要一個“帶帶我”的貴人,這麼說起來,伯樂也确實是個老司機。

伯樂哪裡去了(伯樂是誰能帶帶我嗎)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