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歌頌日照家鄉

歌頌日照家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2:16:11

文/孔慶貴

暮春。小雨。

出火車站口,回頭望,映入眼簾的“日照站”三個大字,讓我确認了——确實置身在了這座曆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迹衆多,自然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日照”。

這次日照行,我是來參加明天舉辦的“2021第三屆中國(日照)散文季·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創作大會”的,心情無比激動;另外,日照,因她的名字而聞名天下,因她的魅力而吸引賓客,早已讓我産生了獵奇的心理,恰逢時機,二者兼而有。

臨行前我在想,“最适合人居”的日照,那裡的生活環境會是怎樣的美好、舒适?海風吹拂、霧岚籠罩的大海,能否讓我有幸目睹日光初照的絢麗與壯美?能否有幸去東夷小鎮,惬意地品嘗一下鮮活的海鮮?能否有機緣赴浮來山下,仰觀那棵四千多年、仍具頑強生命力的“天下銀杏第一樹”?能否讓我靜靜地呼吸一下定林寺裡《文心雕龍》禅意的文化氣息?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在我毫不猶豫地填報參會名單後,成了一時的牽挂。

從踏進這座城市的那一刻起,我的日照夢,便從雨霧迷蒙的空靈中被徐徐打開……

天空低垂。陰翳暗淡。微風吹拂着柔柔弱弱的雨絲,日照,用溫潤清爽的海濱特有的氣候,迎接着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包括我的到來。

來時沒帶雨具,在這個最美四月的暮春裡,讓我與日照纏綿在了一起,心中那種興奮勁,猶如久旱逢甘露,饑渴而欣喜。我和一起來參會的馬學民老師,快步向前方的飯店奔去。

六個多小時的車程,下午1點多到站,饑餓的肚皮就像一面小鼓,傳出了咕咕噜噜的響音,不用敲打,那聲音就由裡向外發出。

以前我也曾想過:日照,按字面理解應該是太陽照耀的意思,而“日照市”,應該就是太陽照耀的城市吧。可轉念一想,哪座城市沒被太陽照耀過哪?而它偏偏叫“日照市”?

翻閱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原來,“日照一名的由來是太陽出來首先照到的地方。傳說中叫石和縣,曆史上叫海曲,現名日照,乃取“日出初光先照。”它是亞洲最先接受第一縷陽光親吻的城市。紅彤彤的太陽從海上冉冉升起,把純陽之氣最先給了這座城市,讓它每一天都能第一時間感受到上天恩賜的光芒,朝氣蓬勃,媚力四射,絢麗壯美;它目送着明媚的陽光緩緩西行,周而複始。那一刻,就讓我産生了一種想去日照看日出的沖動,一直在尋找時機。

可世事無常,等機會來了,天公又不做美,預報這幾天都有小雨。

出飯店用手機定位,語音提示:這裡離我們會議住宿地需步行3.6公裡才可到達——“天德國際大酒店”。明天的會議就在這裡舉行,我們也将在這裡學習、居住兩天,興奮之情不言而喻。

當酒店大牌子上的“天德”兩個字映入眼簾時,讓我倏然想到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人副天數》:“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也許大酒店的“天德”這兩個字就是出自此處吧。如此豁達、吉祥的酒店名字,輝煌明亮地高懸在這座酒店、這座城市上空,日照,正以它博大的胸懷與熱情,擁抱着所有來到這座城市的賓客。

近距離看“天德國際大酒店”的高度,需更加仰視。我試圖想目測一下它偉岸的身軀從頭到腳有多高,可密集的雨絲總是擾我,似乎在阻擋我的好奇,用手擦拭了幾次眼睛,再看它時,就找不到了剛才望見的是哪一樓層了,隻好放棄。這座大酒店,假如放在我來的城市裡,暫且是個标志性的建築。

辦理住宿手續時,我驚于第一次要住進37層這麼高的房間,心頭猛然一振,該不至于眩暈吧?我想着,随口又問了一句吧台服務員大樓的高度,答我,五十六層。這可是我半生以來入住過的最高的樓宇,便有種好奇與小激動。“五十六層”,這是代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的寓意,還是另有巧合?我不得而知,但我更傾向于第一個感覺。

初來日照,這座城市就讓我感受到了它新奇之處,眼前的這個大酒店,從起名到層高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與博大的胸懷,如同日照的大海,深厚而廣闊。

這裡的電梯上升的速度很快,37層高的客房,可以用眨眼功夫形容也不為過。細看,原來它載着我們是三層三層往上穿,中間不停靠的客房由其它幾個電梯交叉運送,速度和我們的電梯一樣快。這個速度,應該是這座城市速度的一個縮影吧,跳躍式的向上發展。這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崛起之快,風光之美,以及初光先照的魅力,讓八方客人紛紛湧來這裡遊玩,舉辦各類大型活動。

房間是寬敞的。開燈,屋裡明亮了起來。摘下口罩、放下背包,便迫不及待的向着落地窗前走去,好奇地俯瞰這座酒店的南方。煙雨中的這座城市,有點像星羅棋布的“田畦”,忙碌的人們在“阡陌”上匆忙的晃動,不知道他們是在欣賞雨中的日照的别樣景色,亦或還有其它的事情在等他去完成?可是不管怎樣,在我的眼裡,車、燈、人、雨、樓等彙成的迷人的景象,給我一種朦胧的美,勾魂攝魄。

下午四點,和馬學民老師要去“君臨國際大酒店”參加“膠東散文十二家座談曁研讨會”。馬老師是“膠東散文十二家”的作者之一;我是受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膠東散文主編焦紅軍老師的邀請,作為嘉賓,便有幸随馬老師一同前往。

手表的指針滴滴答答向着“膠散”的開會時間邁去,也是在催着我和馬老師,“趕緊下樓去吧”!

下午的座談曁研讨會的地點設在了“君臨國際大酒店”4樓,離“天德”還有一段距離。這對于初來日照的我來說,手機定位就猶顯重要,它就像當地人的眼睛,在這座僅有不足三百萬人口的城市裡,隻需回放一下印在腦海裡的底片,就能領着你去你要去的地方。

當我和馬老師到達“研讨會”現場時,已有二十幾位文友先我們而入。在門口,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膠東散文年選主編焦紅軍老師正在熱情的迎接着陸續到來的文友。和他緊握雙手的那一瞬間,伴随着他的微笑傳遞出的溫情,讓我那顆從近千裡到來的慌慌的心,一下子平靜了下來,好似老友久别重逢。我環顧了一下周圍,兩張桌子上除了擺放着水杯、水壺,還碼着整整齊齊的一卷卷付梓出版的“膠東散文十二家”書籍,收錄了十二位膠東散文作家的近三百篇優秀作品。除了這些作家,還有幾位膠散沒上稿的散文愛好者和我一樣,也有幸參加了座談,似曾相識的面孔頻頻點頭示意,互緻問候。

研讨會在氣氛濃烈、歡快中進行着,兩個多小時座談、研讨,大家沒有一絲的倦意,反倒很興奮、很激動,暢所欲言。文友洋溢的發言充滿了對散文的執着與熱愛,對散文的渴望與向往,正是這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與追求,才讓一群熱愛散文的文友走到了一起,來“聆聽大海的聲音,笑談散文的魅力”。

焦紅軍老師為膠東散文作者的定位、研究、創作與突破,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做出了許多探索,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得到了大家的一緻認可和好評,是一位值得學習與尊敬的好老師。他對每位發言者都給予了點評、指導,字字珠玑,深受啟發,赢得了陣陣掌聲。晚宴在意猶未盡的歌聲中結束。幾位文友不但散文寫得好,歌聲更是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不亞于一場小型的音樂晚會。

我在想,一個好的散文家就應該是一個好的歌者,用他那優美的字符,吟唱出心靈的歌聲,讓散文插上騰飛的翅膀,飛翔在遼闊的藍天上,描繪出絢麗的色彩。

第二日的早餐後,我們開始了采風活動。小雨沒有一絲要停下來的意思。大巴車第一站載着我們到了萬平口。

萬平口,以其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濕潤清新的空氣,寬闊潔淨的沙灘,清澈透明的海水和明媚燦爛的陽光著稱于世,是日照最富盛名的旅遊景區之一,有“旅遊來日照,必到萬平口”之說,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遊客,來此一遊。

萬平口,生态廣場景區内的瀉湖,是天然的避風港,曆代都是商船停泊之地,有“萬艘船隻平安抵達口岸”之意,因此取名萬平口,同時也寓意萬事平安,一生平安。

浩渺的大海仿佛與天際線無縫對接着,潮水像從天邊湧來,一波一波沖擊着海岸線。大家在遊覽車上歡笑着談論着大海,目視着大海,海風高興的手舞足蹈,波浪翻湧,蔚為壯觀。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在想,文似看海大抵也是如此吧。

風和大海好似一對戀人,風平浪靜時,如膠似漆,安靜又溫順;可變臉時的那一瞬間,風便會推着海浪此起彼伏,而且脾氣越發越大,狂奔向岸邊的沙灘,似乎要吞噬這個世界;等到息怒退潮後,狹長的海岸線上便留下了一道美麗的白色浮沫,以示他們曾經來過、愛過,風與大海常年演奏着這迷人的樂章,引無數“觀衆”蜂擁而至,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我便被眼前的風雨中的大海深深迷戀,沉浸其中,不能自撥。

第二站我們到了“日照海洋公園”。日照海洋公園位于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内,東鄰萬平口景區,西接東夷小鎮,是世界上首個将海洋館與花鳥園完美融合的新型海洋公園,這裡容納了海洋動植物和陸生動植物展現給人們觀光旅遊。陽光海洋館、四季花鳥園、海洋主題酒店、海洋主題商業、室外主題樂園、水禽世界等組成了公園的主題輪廓。

出萬平口景區步行大約千米便進入海洋公園的門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照亮你心中的那片海”九個醒目的大字,不由得讓我聯想到,此次日照之行,不正是散文的力量照亮了我們心中文學的那片海嗎?……癡迷而又不知疲倦的在文學的海洋裡遨遊、追尋……

參觀的人流擁擠不堪,文友們被支零散開。但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參觀目标很明确——觀看海豚表演,觀看美人魚表演。人與海豚之間的默契配合、表演,博得了人們陣陣的掌聲和喝彩聲;人扮美人魚的表演,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畫面,優美曼妙,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眼前。真為馴養員的付出感到欣慰與感動;也為那位“美人魚”點個大大的贊。其實,被馴化的海豚們也很不容易,它們的每一個動作也是在不斷的反複“勞動”中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出公園的那一刻,我的腦海裡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類從鴻蒙時代的演變,應該是勞動讓人類産生了智慧,智慧又照亮了這個世界。勞動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在不斷地探索與創造中,改變着世界,發展着世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雨仍舊淅淅瀝瀝地下着……

原計劃安排的東夷小鎮采風活動,因為時間原因而被臨時取消了行程,隻好原路返回酒店,共進午餐。

下午的會議日程是大家最為期待的。

在一曲歡快優美的音樂結束後,山東省文聯全委會委員、日照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南方先生主持了“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創作大會”的開班儀式。簡短幽黙的歡迎詞及對各位嘉賓老師的簡單介紹,一下子緩解了會場緊張的氣氛,凝聚的氣息開使活躍起來,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嘉賓老師還有: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網總編輯、著名作家、評論家陳濤先生;四川省作家協會巴金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著名作家、四川省散文家聯誼會會長張人士先生;山東省文聯全委會委員、日照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丁文淵先生;中國散文學會理事、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王海峰先生;中國散文學會理事、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膠東散文主編焦紅軍先生。

首場講座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網總編輯、著名作家、評論家陳濤先生拉開序幕。陳濤總編輯工作非常繁忙,中午才剛剛趕到日照,講座後要接着趕回北京。真是日理萬機。他講的題目是: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文學書寫

首先,陳老師把自己2015年到甘肅省甘南池溝村挂職第一書記的經曆分享給了我們。他用作家的眼光,作家的視角,作家的心态,作家的責任與擔當,實實在在地參與到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大潮中,不但是在場者、參與者,更是一位新時代的書寫者、弘揚者。他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了一件件生動、鮮活的事例,來讴歌這個社會,讴歌這個時代,讴歌這個偉大的民族!

陳老師的講課把我的思緒也帶到了那個貧瘠的“池溝村”,和他一起走過了二年來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那段艱難的曆程。2021年2月25日,陳濤主編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号。

陳老師說,文學就是生活,要多挖掘一些人性背後的東西,拓展眼光,不要總是回到自己的範圍内,要多讀一些精品力作。最後,陳老師囑咐我們,散文要多寫一些明亮、溫暖的東西,比如《經山海》《暖夏》等優秀作品。

下午4.24分,第二講是由著名作家、《經山海》的創作者趙德發老師為我們授課,趙老師講的題目是:人生境界與文章境界

趙老師講,每一個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甚至是分分秒秒都處于某種境界中,他用“三界”、“六道”給我們诠釋了佛家的思想境界,透過表面去看本質,用文化的坐标去體味作品的思想。

趙老師告誡我們,要寫出高境界的文章,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即,内容創新、形式上的創新。作品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為賦新詞強說愁”,要有真知灼見,不能拾人牙慧,人雲亦雲。切記老生常談、忌炒人剩飯、忌随意動筆,匆忙發表。

趙老師真是說到了我們學員的心坎裡去了,現場引起了一緻的共鳴,為我們散文愛好者上了一堂思想境界提升課,沉澱了我們浮躁的心,對今後的作品創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趙老師強調,作品一定要有悲憫情懷,力戒俗氣、戾氣、殺氣。

整個下午的授課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

第二天上午的優秀會員表彰大會結束後,第一堂授課由夏立君老師開講,他講的題目是:放大語言的精神空間夏老師講了三種閱曆,即,閱讀經曆、人生閱曆、曆史閱曆;講了三通,即,讀通、寫通、讀書通;講了四能,即,能透視、能想象、能反省、能控制。

夏老師是讓我們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創作能力,把自己的三種“閱曆”揉進作品當中,通過“三通”,來提升我們的語言能力,通過“四能“,賦予作品的豐富的内涵,來追求作品的完成度。他還講到,寫作的語言要有生機,要體現語言的藝術,要有空間,與讀者對話、與現實對話、與自我對話、與曆史對話,等等。

第二講,是由魯院徐克副院長通過視頻的方式傳授的,題目是:我眼中的好散文

徐克老師講到,我國的散文有三千年的曆史,《尚書》是最早的散文,曆史悠久,傳世精品就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他還告誡我們在今後的文學創作過程中,要用情寫文,以文動情,文章要有溫度,說真話,講真情,真心、真情、真感受,不但要感動自己,更要感動讀者,隻有這樣的散文,才能算是一篇好散文。

徐克老師為兩天來的四場授課劃上了圓滿的句号。此時,我的心情卻猶如潮水一般撞擊着我的文學之夢……

吃過午飯就開始準備返程。和老師、文友們寒暄一陣子後,便依依不舍地和他們道别,和這座牽着我心靈腳步行走的城市道别。

這次日照之行,因為雨天持續和時間緊張的緣故,讓來時的牽挂仍舊沒能放下。這些牽挂我會慢慢抽時間來把它了卻,用我的激情與摯愛,記錄下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這次日照尋夢——文學之夢,讓我汲取了許多文學寫作知識的養分,滋潤着我渴望文學的夢想,激發了我許多創作的靈感,收獲頗豐。

留下了牽挂,但沒留下遺憾——“君臨國際”裡,我們暢談了散文創作的快樂與收獲;“天德國際”裡,我們拓寬了散文創作的知識面與眼界,我的日照夢已圓!

歌頌日照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1

作者簡介:孔慶貴,筆名靜夜聽濤。山東梁山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農業銀行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村認證作家、中國.作家在線簽約作家;文學作品散見于菏澤日報、齊魯晚報•壹點号、海東文化、山東金融文學、中國金融作協、中國.作家在線、中國作家網、大灣雜志、中國鄉村雜志、青年文學家期刊等報刊雜志和網絡平台。

17865006699

聯系地址: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牡丹南路63号

wxid_qrpjq2b75e6z22

壹點号 馨香往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