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發展智慧農業形成農業數字化

發展智慧農業形成農業數字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00:47:25

發展智慧農業形成農業數字化(機器代勞智能耕地)1

10月14日,邱瑞東駕駛農機在農田裡播種冬小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一方 攝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9日電(記者陳忠華、曹國廠、杜一方)清晨六點鐘,邱瑞東夫婦把五袋化肥和一袋小麥種子擡上拖拉機,穿過大地升騰起的薄霧,迎着晨曦駛向田間。

撒化肥、旋耕、播種……四畝地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工作。然而十年前,邱家四畝口糧田全靠一頭牛,僅耕地就需要兩三天時間。

“趁土壤墒情好,撒下化肥抓緊旋耕播種,能減少肥效損失。”52歲的邱瑞東蹲在田埂抓起一把土說,“現在想想,以前生産效率實在太低了。”

不遠處,邱瑞東83歲的父親邱運寶在侍弄蘋果樹,閑不住的他經常騎車到地頭轉一轉。他逢人就講,現在收入多了、日子好了。

邱瑞東出生在河北省新河縣尋寨鎮南杜興村的一戶普通農家。小時候一家六口擠在三間青磚土坯房裡,冬冷夏熱,外面下大雨,屋内漏“小雨”。

年輕時土裡刨食的辛酸曆曆在目:麥收時節男女老少齊上陣,頂着烈日割麥子,麥場上趕牛拉石磙碾麥脫粒,腰酸背痛、掌心起泡是常事。村裡老話說“麥十天,秋仨月”,不過以前需要十天半月的麥收季,現在有了大型收割機,一個多小時就收完了。

南杜興村沙質土地多,過去靠人畜耕種,看天吃飯,貧窮一直困擾着這裡的人們。

2012年,新河縣被确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随後,新河縣同全國一道開展脫貧攻堅。2016年至2020年間,新河縣累計減貧40495人。2019年5月,新河縣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

統計數據顯示,十年來,中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一億農村人口實現脫貧,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近年來,随着農業生産愈加高質高效,無人植保機噴藥、大型機械深耕精耕、灌溉管道鋪到地頭,邱瑞東家的小麥、玉米畝産均由改革開放前的二三百斤增長到現在的千餘斤。

十年來,中國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居住環境不斷改善,邱瑞東一家生活質量也大幅提升。

發展智慧農業形成農業數字化(機器代勞智能耕地)2

10月24日,邱瑞東的妻子邱志芬在自家小院采摘成熟的柿子。新華社記者 杜一方 攝

邱家小院在離村口不遠的順發巷,葡萄藤架在小院上方,黃澄澄的柿子挂滿枝頭,與晾曬的金黃色谷子相輝映。四間正房、四間偏房,都被勤快的妻子邱志芬收拾得整潔妥當,客廳内兩米長的七彩刺繡上,“花開富貴春”幾個大字格外醒目。

1992年結婚時,家裡東拼西湊借錢蓋起這處房屋,當時紅磚裸露在外,屋内抹了一層白灰裝飾,一台17英寸黑白電視、一輛自行車、一個雙缸洗衣機是全部家當。

2020年邱家裝修一新,屋内吊頂、鋪地闆,外牆貼了瓷磚,添置了不少新家具和電器。兒子邱洋龍網購了50英寸高清大彩電,快遞直接送上門。在國家政策補貼下,邱家去年還新添了天然氣壁挂爐。

自從去年安裝了寬帶,家裡大彩電也被“冷落”了。邱志芬喜歡刷微信朋友圈看新鮮事,還常跟兒子視頻聊天。邱瑞東習慣閑時在手機上看新聞,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強。”邱瑞東現在共種了21畝地,包括嶽父家的和自己承包的,僅種地一項年純收入3萬多元。

發展智慧農業形成農業數字化(機器代勞智能耕地)3

10月24日,邱瑞東的妻子邱志芬在打掃客廳。新華社記者 杜一方 攝

“如果僅靠十年前那頭老牛,種這麼多地根本不敢想。”邱瑞東說,現在大部分農活由機器代勞,他農忙之餘還可以去新河縣城工地打零工。

在南杜興村東頭南渡口活塞環廠,邱志芬熟練地進行開口和定型兩樣工作。“家門口上班,按件計費,不耽誤地裡農活。”她說。

“滴咚”一聲,上月工資條發到邱志芬手機上,總計7616元,是十年前的兩倍多。

傍晚的南杜興村,夕陽下一個個玉米囤立在新修的村道兩側,彌漫着豐收的喜悅。

“兒子發信息說寄了些桃酥點心。”下了班,邱志芬騎上電動車直奔兩公裡外的鄉鎮快遞點,來回十多分鐘。幹完農活的邱瑞東則把拖拉機停在家門口街邊,車鑰匙也不往家拿。“車停在路邊也很安全,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邱瑞東說。

2014年,邱洋龍考上河北中醫學院,如今在河北省中醫院進修。邱瑞東夫婦計劃給家裡添置一輛小轎車,“将來自駕出去旅遊,看看祖國大好河山。”

“科技越來越發達,以後我自己管理成千上萬畝地都有可能。”晚飯後,邱瑞東津津有味地刷着“無人駕駛”的短視頻,暢想未來生活,“國家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